异族小说

二 对封建礼教的抨击和对广大妇女的同情 (第1/3页)

天才一秒记住【异族小说】地址:www.1uzu.com

封建礼教是封建社会束缚、迫害、摧残妇女最野蛮的手段。封建地主阶级在婚姻关系上从来都是以父母之命、媒妁之言为最高准则,以此来加强和维护父权、夫权的封建伦理观,作为巩固腐朽的封建社会制度的手段之一。

元蒙统治者入主中原以后,传统的封建礼教不仅没有丝毫的削弱,相反大大地加强了。它不仅给那些希望追求美满婚姻的闺阁小姐带来痛苦,而且使那些被压迫、被剥削得无路可走而沦为娼妓的妇女,蒙受了更大的侮辱和蹂躏。

作为现实主义剧作家的关汉卿,对封建礼教在封建伦理掩盖下对广大妇女的摧残,在作品中作了深刻的揭露和有力的抨击。

《拜月亭》中的王瑞兰对蒋世隆深深爱恋,但在以她父亲王尚书为代表的封建礼教强大势力的干预下,精神上遭受了极其凄惋的痛苦。《拜月亭》是以蒙古军队迫近中都,金宣宗不得不暂时迁都汴梁,社会秩序极其混乱这一历史时期为背景的。当时兵荒马乱,“河南初破,被俘虏者不可胜计”,“逃者十八九”,“逃民无所食,踣死道路者踵相蹑也”(《元文类》卷五十七宋子贞《中书令耶律公神道碑》)。此情此景,正如元遗山在他的诗篇中所描述的:“白骨纵横似乱麻,几年桑梓变龙沙;只知河朔生灵尽,破屋疏烟却几家。”(《元遗山诗集》卷十《癸巳五月三日北渡三首》之一)在这种社会大动乱、大逃亡之中,家人的失散是不计其数的;而青年妇女在这大逃亡之中,更是军队掠夺的对象,尤其是与家人离散后,则潜伏着更大的危险。王瑞兰在逃亡之中,与母亲被哨马冲散,可巧这时遇到了与家人失散的秀才蒋世隆,便结成患难之交,在逃亡中相互照应。听说“有儿夫的不掳掠,无家长的落便宜(吃亏)”,二人就约定,旁人“不问时权做弟兄,问着后道做夫妻”。一路上蒋世隆为王瑞兰“汤风打浪”,照顾备至。然而不料蒋世隆在途中生病,王瑞兰则为他“无明夜过药煎汤”。相依为命的逃亡生活,使他们产生了真挚的爱情。但是在封建社会,这种自作主张的爱情是不被允许的,它违背了父母之命、媒妁之言的封建礼教婚姻伦理观。何况蒋世隆只是一个家境贫寒的秀才,“穷秀才几时有发迹”?在门户不当的情况下,这种婚姻关系更是不被允许的,因为“在一切统治阶级中间,婚姻的缔结,……仍然是一种由父母安排的,权衡利害的事情。”(《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四卷65—66页)所以当王尚书见到女儿王瑞兰和蒋世隆在一起,就冷若冰霜地把女儿“横拖倒拽出招商舍,硬厮强扶上走马车”,逼她回家,“生扭散”她和蒋世隆的美满婚姻。封建礼教实质上就是禁锢妇女的牢狱。

封建礼教规定那些违背人性的戒条,其目的就在于压迫和奴役善良的妇女,不让她们越雷池一步;而妇女们不甘心这种奴役和禁锢,他们要求合乎人性的生活,要冲破这些束缚和奴役,这就形成了一种激烈的矛盾冲突。《拜月亭》中的王瑞兰、《玉镜台》中的王倩英、《四春园》中的王闰香都是这种矛盾冲突中的典型代表人物。然而,面对强大的封建势力,这些人物的抗争力量是很弱小的,王瑞兰只能在夜深人静时焚香拜月,对景伤情,在那里“先肝肠眉黛千千结”,她的心愿只有对天倾诉:“天那!这一炷香,则愿削减了俺尊亲狠切;这一炷香,则愿俺那抛闪下的男儿较些。”“愿天下心厮爱的夫妇永无分离,教俺两口儿早得团圆。”然而这只是一个年青女子追求幸福婚姻的良好愿望。在烦恼忧愁中,她只得诅咒他的父亲:“他则图今生贵,岂问咱夙世缘。连着孩儿心,只要遂他家愿。”她对自己父亲充满了怨恨:“谁无个老父,谁无个尊君,谁无个亲爷;从头儿看来都不似俺爷狠爹爹!”

虽然王瑞兰只知道诅咒作为封建礼教维护者和执行者的父亲,还不懂得这是整个封建制度的问题,但是她对父亲的诅咒,表明她对封建礼教以至整个封建制度强烈的批判力量,具有反封建的精神。

和王瑞兰遭遇不同而特征相近的是《四春园》中王闰香对李庆安的爱情。

王闰香和李庆安是由双方父母指腹为婚的,后来因李家贫穷了,王闰香的父亲王半州心想,李家“当初有钱时,我便和他做亲家,他如今消乏了也,都唤他做叫化李家,我怎生与他做亲家?”于是便派人悔了这门亲事。但是王闰香对她的未婚夫李庆安却情深意切,在他父亲悔婚前,她就为李庆安做了一双鞋,她父亲悔亲后,她认为“人有且贫且富”,“今日个穷暴了也是他无奈间”,当她在花园中见到李庆安时,就对李庆安说:“我今夜晚间收拾一包袱金珠财宝,着梅香送与你,倒换过来做你的财礼钱,你可来娶我。”

这是多么真挚的情意,比起她那势利的父亲来,情操高尚得多了。她这样做,在封建社会也是有悖于封建礼教的。尽管《四春园》是一出公案剧,因惯贼裴炎的闯入,杀死梅香取走一包袱金珠财宝,李庆安几乎蒙冤致死,幸好钱大尹是个清官,找出了真正的凶手,释放了李庆安,王闰香和李庆安终于结成美满的婚姻,但王闰香的行为对封建社会那种“权衡利害”的婚姻观和封建礼教都有一定的批判力量。

《玉镜台》中的刘倩英,和《拜月亭》中的王瑞兰与《四春园》中的王闰香一样,都是闺阁小姐,她们都对封建礼教发起了冲击。但不同的是,《玉镜台》中的刘倩英从另一个侧面和封建礼教展开了一场抗争。刘倩英的母亲托温峤为自己的女儿说亲,这个年龄与刘倩英过分悬殊的温峤,这时“正行功名运”,“正在富贵乡”,他“帽檐相接御阶前”,“靴踪不离金阶上”,可说官运亨通,春风得意。但遗憾的是,年事已高,独缺佳偶。他叹息:“不枉了开着金屋、空着画堂,酒醒梦觉无情况,好天良夜成疏旷,临风对月空惆怅。怎能彀可情人消受锦幄凤凰衾,把愁怀都打撇在玉枕鸳鸯帐。”(第一折[幺篇])当他一见到年青美貌的刘倩英,便产生了强烈的占有欲。正在这时,刘母托他为女儿说亲,他就以欺骗的手段,用玉镜台为定婚礼物,骗得了刘母的应允,娶了刘倩英。当这一不合理的婚姻强加在刘倩英身上时,便激起了她强烈的反抗。在洞房花烛之夜,她不许温峤到她跟前接近,说“若是他来时节,我抓了他那老脸皮,看他好做得人!”这是多么激烈的人生厮斗!在封建社会里,儿女婚姻都由父母决定,当事人的意志是不被重视的;一旦成婚,丈夫对妻子有着无上的权威,妻子不能违背丈夫的意志。但刘倩英将这些封建礼教观念都撇在一边,她的反抗是青年妇女为追求合理的生活,对封建强制婚姻发起的巨大冲击。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章继续阅读!若浏览器显示没有新章节了,请尝试点击右上角↗️或右下角↘️的菜单,退出阅读模式即可,谢谢!

如遇章节错误,请点击报错(无需登陆)

新书推荐

穿进古早虐文里当妈粉 这世上的美好,唯你而已 漫画大时代 贵妃娇宠日常 锦衣仵作 为证大道三次祭师 炼狱艺术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