异族小说

第十一章 巴山蜀水 (第1/24页)

天才一秒记住【异族小说】地址:www.1uzu.com

1935年3月,川北、湘西与陕南

<img src="/uploads/allimg/200604/1-2006041Q609428.jpg" />

前景未卜的大战即将爆发,红四方面军总指挥徐向前有些焦灼不安。

一九三五年三月二十六日,中央红军在第四次渡过赤水河后,突然南下向乌江急促前进。那一天,贵州中部和北部风狂雨暴,而在数百公里以外,四川北部与陕西、甘肃交界处却是天清月朗——没有证据表明徐向前对中央红军此刻的行动和位置有确切的了解,他仅仅依据几天前的一封电报得知中央红军在黔北的土城受阻,已经被迫放弃了进入川南北渡长江的计划,现正在国民党数十万大军的追堵中频繁移动——“他们的情况很不好。”多年后徐向前在他的回忆录中写道,“我们从鄂豫皖向川陕边转战途中尝过那种苦头。部队连续行军,吃不上饭,睡不好觉,疲劳得要死,仗怎么能打好?不是亲身经历过的人,很难懂得这一点。”

春月朦胧,夜风拂面。

这个晚上,嘉陵江东岸葱茏的大山中,正在进行着一个惊人的举动:距离江边三十公里的一个山坳里,天刚黑下来,突然涌进来数十支人流。这些由红军官兵和当地百姓组成的人流,抬着上百条刚造好的大木船和数十只大小不一的竹筏,以及数十个体积巨大的浮桥构件,沿着弯曲陡峭的山路,向那座叫凉风垭的大山主峰缓慢移动。不许点火把,不许喊号子,只有红军干部们小声的督促声,还有很快便回响起来的如同闷雷般的粗重喘息声。沉重的浮桥构件在一寸寸地蠕动,粗大的绳索把百姓和战士的肩膀都磨出了血。在山路险峻的地方,由于无法转弯,上百条巨大的木船被直立了起来,使夜色中的陡峭山崖犹如长出了无数的尖峰。不断地有人在移动和保护木船的时候从山崖上跌落下去。船体撞击在岩石上,发出惊心动魄的闷响,惊飞了一群又一群夜宿的鸟儿。

这些船全是崭新的,船底的木板还没有完全干燥。听说红军要在山里造船,当地的老人们很惊讶,他们从没听说过不在水边而在山里造船的。但在红军民运干部的动员下,百姓们很快就忙碌了起来,老船工、木匠和铁匠都带着工具背着干粮来了。没有手艺的青年农民砍大树、搬运木材,妇女和孩子们收集废铜烂铁,铁匠昼夜拉着风箱打造铁钉和铁件。船造好了,工匠们还在船帮上写上了“革命成功”的标语,像打扮女儿出嫁的花船一样把船装扮了一番。体积巨大的船在山里造好了,必须把它们抬出山去。老人们这下更惊愕了:“哪个见过船走旱路的?红军这是要干啥子事?”

作为当时中国红军中最具实力的红四方面军的军事将领,三十四岁的徐向前从相貌上看与国民党报纸刊登的和国民党官兵议论的模样相去甚远,以至于曾在一次激烈的战斗中和他近距离相遇过的一位国民党军官多年后回忆说:“当有人告诉我,那个身材单薄得如同一个文弱的乡村教师的人就是徐向前时,我无论如何不能相信。因为在那场战斗中,他手下的红军个个赤膊袒胸,抡着大刀凶猛异常。”这位著名的共产党人和红色武装的将领,在中国革命史上具有重要影响,他沉稳甚至有些寡言的性格、朴实正直的道德风范、强悍威猛的军事指挥艺术,以及在经历了无数残酷的战争之后成为共和国元帅的经历,共同组成了他不同寻常的传奇人生。

徐向前的书生模样至少和他人生经历中的某一阶段相吻合,这个出生在中国山西北部五台山附近的农村青年曾经是一名教师。徐向前出生时,徐家家道已严重衰落,几亩薄田勉强维持全家温饱。他的父亲二十岁中了秀才之后,放弃仕途到遥远的内蒙古做教师。受家庭传统的影响,徐向前从十岁起开始读书,但很快就因家境贫寒而辍学。他没有按照母亲的心愿去当木匠,而是去了河北的一家书店当了学徒。两年后,他考入山西省府太原的一所师范学校。这所由阎锡山创办的师范学校俨然是一所军校,课程除了数学、历史、地理、心理学、教育学、音乐和美术外,还有严格的军事课程。在这所学校里,农家子弟徐向前第一次穿上了军装。军事课的教员都是阎锡山部队中的营级军官,其中一个叫张荫梧的教员后来官至国民党军上将。张荫梧无论如何也没想到,在他的学生中,那个无论从相貌上还是从性格上最不可能成为职业军人的青年,日后竟然成了他在战场上最可怕的对手之一。

从师范学校毕业后,徐向前当了小学教师。他还结了婚,妻子的名字很有书卷气,叫朱香蝉,第二年出生的女儿名字也充满书卷气,叫松枝。女儿松枝刚满周岁的时候,乡村教师徐向前作出了一个改变他人生轨迹的决定:报考黄埔军校。那一年他二十三岁。徐向前被录取了,后来他始终记得开学的那天孙中山讲过这样的话:“作为革命党人,一生一世都不要存在升官发财的心理,只知道救国救民的事业。革命党的精神没有别的秘诀,秘诀就是不怕死。”黄埔军校校长是国民党主席蒋介石,政治部主任是共产党人周恩来,军事总教官是国民党人何应钦,教授部主任是共产党人叶剑英。徐向前加入了国民党,继而参加了北伐战争,成为孙中山卫队中的一员。孙中山逝世后,他被调到了冯玉祥的部队任团副,但是没过多久,在与军阀张作霖的作战中他所在的部队被打散。徐向前回到了家乡,妻子朱香蝉已经病逝。这是徐向前人生中的苦闷时期。国民党人对共产党人的屠杀令他开始思考严肃的政治信仰问题:是三民主义好?还是共产主义好?思考的结果是,他再次离开了家乡和女儿,在充满白色恐怖的上海找到共产党组织。那是一九二七年,二十六岁的徐向前从此走上了一条万般艰险但却终生无悔的革命道路。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章继续阅读!若浏览器显示没有新章节了,请尝试点击右上角↗️或右下角↘️的菜单,退出阅读模式即可,谢谢!

如遇章节错误,请点击报错(无需登陆)

新书推荐

偷天改宋 人生如戏,全靠演技 校园文男主的亲妈十八岁 据说秦始皇是个女儿控来着 小妻太娇,陆爷又在执行家法 在运动番当玛丽苏 北美神探:我精通各种美式居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