异族小说

觅路的艰辛与清障的功勋20世纪中国历史框架下的邓小平 (第2/5页)

天才一秒记住【异族小说】地址:www.1uzu.com

1922年2月,他便在莫斯科参加了中国共产党。稍后,他译出国际歌,谱出《赤潮曲》,宣布:“从今后,福音遍被,只待共产大同。”121

1920年10月,比瞿秋白进入赤色俄罗斯早两个月,16岁的邓小平以勤工俭学的名义到达法国。出国之前,他是怀着“工业救国”愿望的少年;满怀希望赴法勤工俭学,无非是“学点本事回国,如此而已”。无独有偶,他也在1922年夏秋之交,只比瞿秋白晚几个月参加了共产主义组织。

两人当时都不可能意识到这是他们成为中国叱咤风云的政治领袖的第一步。

睿智的瞿秋白当时曾敏锐地感受到两个非常重大的问题:

1.尽管中俄“同梦”,“想求一‘终南捷径’”,但历史却“不容你躐级陟登”。

2.任何人在思考国计民生的时候,都必须对东方文化和西方文化都有深刻的理解,方能把舵掌稳。

历史已经判定瞿秋白没有把舵掌稳。他有比较深厚的东方文化基础,到了俄罗斯,接触的依然是俄国牌的东方文化和西方文化的一角。

邓小平于1920年抵达法兰西,过了几天,便在10月21日进入诺曼底的巴耶中学学习,1921年3月13日因钱已用光而离开学校,结束了在法国不到五个月的学习生涯,历史没有给他提供全面了解法兰西文化和西方主流文化的机会。他对这段生活有个总结:“我在法国的五年零两个月期间,前后做工四年左右(其余一年左右在党团机关工作)。从自己的劳动生活中,在先进同学的影响和帮助下,在法国工人运动的影响下,我的思想也开始变化,开始接触一些马克思主义的书籍……终于在1922年夏季被吸收为中国社会主义青年团团员(准确的名称是旅欧中国少年共产党,次年改名为旅欧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122 很快就成为职业革命家。1926年初,他来到莫斯科,进入以“培养中国共产主义群众运动的干部,培养中国革命的布尔什维克干部”为职志的中山劳动大学学习,在不到一年的学习中,接受政治灌输,便奉命回国投身革命风暴了。

两个年轻人在同一年在俄、法两国作出相同的选择,蕴涵着丰富、深刻的历史信息。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章继续阅读!若浏览器显示没有新章节了,请尝试点击右上角↗️或右下角↘️的菜单,退出阅读模式即可,谢谢!

如遇章节错误,请点击报错(无需登陆)

新书推荐

盘星记 被血族校花看上后,我人麻了 贝贝漫游魔法星空世界 不小心把少爷的鱼塘炸了 妖怪被迫营业的那些年/我出牢狱的那些年 冤种玩家的人生模拟器 机械武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