异族小说

第87章 讨吴叛臣 断楚翅翼(3) (第2/2页)

天才一秒记住【异族小说】地址:www.1uzu.com

进退维谷的掩余、烛庸兄弟二人,对楚王的盛情款待,感激由衷,拜伏于地道:“我兄弟犹丧家之犬,大王不嫌,接纳款待,没齿不忘,日后必当肝脑涂地以报!”

昭王忙亲自将掩余、烛庸扶起,说道:“将军何出此言!汝系王族,理当以王族之礼待之,不必过谦。”

酒宴之上,美酒飘香,佳肴纷陈,灯红酒绿,觥筹交错,酒至半酣,囊瓦举杯进曰:“二位将来时运一到,便是吴王与太宰,为二位不久执掌吴之国柄,吴楚永远睦邻友好而干杯……”

昭王说:“我养邑城(今安徽省亳县东南)离吴最近,寡人将此城给二将军驻守,作为夺还大权之基地。若有必要,楚必全力以赴。”

囊瓦醉态可掬地说:“古人云:越鸟朝南枝,胡马嘶北风。二位将军率部驻守养邑,怎么能不怀旧思归而厉兵秣马呢?”

楚之君臣这样安排,无非是当吴入侵时,以他们为挡箭牌,结果却使穷途末路之人产生了无限光明的憧憬——能得楚之鼎力相助,或许可将吴国大权夺回!怀着这无限美好的幻梦,兄弟二人跪伏于地,向楚王叩头不已,竟发出“日后夺取政权,定不忘大王之恩”的愚妄之言。

掩余兄弟受楚之君臣所欺,抱着复国为王的幻想,自郢都开赴养邑,镇守楚之边城。

掩余兄弟离去不久,左令尹子西出使归来,闻知此事,颇为不悦。他责怪昭王与囊瓦,不该受吴将之降,这必成为吴对楚用兵的缘由与口实。在子西看来,此番吴国兴师,主要目的不在消灭徐与钟吾,逮捕或杀死掩余与烛庸,而是矛头直指楚国。问题很明显,灭徐与钟吾,不过是屠猪宰狗而已,何须大动干戈,兴师三分之一呢?逮捕掩余与烛庸,犹瓮中捉鳖,探囊取物耳,何须孙武挂帅,伍子胥与伯嚭为将呢?有史以来,吴一直受楚侵凌,积怨极深。伍子胥投吴后,十年来一心只在借兵伐楚,报全家被杀之深仇大恨,伯嚭后来也怀着同样的目的逃到了吴国,目下正一为主将,一为副将,率军水陆并进,气势汹汹而来,岂能够灭徐与钟吾,杀掩余与烛庸而止呢?如今之吴,早非昔日所能比,吴王阖闾,是个颇有作为的明君,他礼贤下士,纳谏改过,励精图治,执政以来,惩治腐败,力倡廉洁,奖励农耕,发展工商,操兵练军,水陆并重,仅两年时间,便将吴国治理得民富国强,兵精马壮。孙武有经天纬地之才,倒转乾坤之能,力挽狂澜之力,所著《兵法》十三篇,系兵家登峰造极之作,若灿灿红日,无处不照得明亮透彻,以之守则固若金汤,以之攻则无坚不摧。伍子胥系楚之三代将门之后,以智勇善战闻名于世,今怀深仇大恨而来,势如猛虎下山。另有伯嚭、夫概、专诸之子专毅、要离之弟被离,皆心智多窍,勇冠三军。面对强敌,楚岂可夜郎自大,不作准备,掉以轻心呢?掩余与烛庸养邑抗敌,无异于肉包子打狗,只能增进狗之食欲。天降暴雨,洪水滔天,须赶紧修筑加固堤防,以杜水患,否则,一旦决口,后果将不堪设想。积极备战,加强国防,陈兵于吴楚边境,以待吴兵之来,乃楚之当务之急,万不可让吴兵入楚边境,越楚城邑,探楚之水深浅。

子西与囊瓦乃楚之左右令尹,犹昭王之左右膀臂,但彼此素有嫌隙,如此以来,矛盾急剧激化,竟在朝廷之上,当着众文武的面争执起来,囊瓦甚至大肆进行人身攻击,诬子西为吴收买,故而才这般长吴的志气,灭楚的威风。幸而昭王不似平王那样昏庸,他明辨是非,首先检查了自己,然后批评囊瓦,于是下诏颁旨,调兵遣将,部署迎敌。

如遇章节错误,请点击报错(无需登陆)

新书推荐

爹地给钱 纵然缘浅 奈何情深 姜怀月赵辰溪 超强恶女:爱男人,更爱江山(苏婧瑶君泽辰)畅读佳作推荐 也曾爱过你 异世杀手 绝色美女秘书,被老板渣哭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