异族小说

二 组织戏剧结构的手法 (第3/3页)

天才一秒记住【异族小说】地址:www.1uzu.com

到这时悬念才获得解决。关汉卿戏曲中的悬念是戏曲结构的有机组成部分,它丰富了作品的戏剧情节,使作品更加扣人心弦,增强了作品的吸引力。

现实主义与浪漫主义创作手法的结合,是关汉卿戏曲作品结构的重要表现手法之一。这种手法主要体现在,或是以故事传说与现实生活相结合,或是用梦境与现实生活相对照,或是设置理想的大团圆的美好结局。如《窦娥冤》中窦娥立下的三桩誓愿都出自故事传说:第一桩誓愿血飞白练,来源于《搜神记》里东海孝妇周青的故事;第二桩誓愿来自典籍中邹衍下狱六月飞霜的传说;第三桩誓愿亢旱三年,出于《汉书·于定国传》。这三个传说都是荒诞的,但它符合人民的愿望。关汉卿在揭露元代黑暗社会,塑造窦娥这一封建社会中开始觉醒的被压迫者的悲剧典型时,将这三个传说和现实生活捏合在一起,加以浓墨重彩的渲染,作品正因有了这一笔浪漫主义的色彩,才勾画出了窦娥那惊天地、泣鬼神、如贯长虹的怨气,使窦娥的冤屈让观众受到强烈的震动,塑造出窦娥光华夺目的艺术形象。

《蝴蝶梦》写包拯在梦中发现一个蝴蝶打在蜘蛛网中,一个大蝴蝶飞来将这蝴蝶救去,接着又一个小蝴蝶打入网中,那大蝴蝶几次三番只在花丛上飞来飞去,却不救那小蝴蝶,包拯动了恻隐之心,将小蝴蝶放去。包拯一梦醒来,正好审理王家兄弟打死葛彪一案,王婆婆不愿让不是亲生的儿子王大、王二偿命,却让亲生儿子王三偿命,这王三不就是包拯梦中的小蝴蝶么?这种以梦境和现实生活相对照的艺术手法,不仅丰富了剧情,同时也增添了观赏的情趣。《四春园》中李庆安蒙冤被打在死牢里,他看见一个苍蝇打在蜘蛛网里,叫父亲替他救出苍蝇。后来当钱大尹要在判词上写“斩”字时,那苍蝇便落在笔尖上,两次三番赶去,可它还是抱住笔尖;令史将苍蝇捉了装在笔管里,笔管却爆裂了。因之,钱大尹断定“这事必有冤枉”,于是重新审理,终于缉拿了真凶。这种事固然不可信,然而它却符合当时人们“好心必有好报”的信条,同时也丰富了戏剧的情节,并兼有对世人的讽喻作用:苍蝇也知报恩,那些忘恩负义的人,连苍蝇都不如了。

在关汉卿的戏曲作品中,喜庆团圆的结局,有些是现实矛盾冲突发展的必然结果,具有很强的真实性。如《裴度还带》,写裴度考中状元,洛阳太守韩廷干的冤狱得到平反,升为都省参知政事,他将裴度还带的事奏知圣上,圣上下旨让裴度与韩琼英成亲。又如《救风尘》中赵盼儿针对周舍贪财好色的心理,以风月手段赚取了他给宋引章的休书,使安秀实与宋引章结为夫妇。

再如《玉镜台》通过王府尹设水墨宴使王倩英对温峤让步,夫妇合谐。这些都是现实生活中矛盾冲突的必然结果。但在关汉卿戏曲作品中,有些团圆的结局,或真、善、美战胜假、恶、丑的结局,却是带有浓厚的浪漫主义色彩。

前者如《鲁斋郎》中最后李张两家的大团圆,显然理想的成份多于现实的成份。后者如《窦娥冤》鬼魂的诉冤报仇,更是作者理想化的表露。它们虽然不是现实矛盾冲突发展的必然结果,但作为人们的一种愿望,也是合乎情理的。在窦娥含冤被杀之后,要求复仇的愿望是很自然的,它符合我国古代人们的思想感情,也是我国古代文艺作品的一个特点。正如王国维在《红楼梦评论》中所说:“善人必令其终,而恶人必罹其罚;此亦吾国戏曲小说之特质也。”

如遇章节错误,请点击报错(无需登陆)

新书推荐

穿成Alpha军校里的普通女生 发刀太多的我被迫救世 质数的孤独 攻略反派皇帝[穿书]穆烟 蒋介石怎样失去大陆 从钓鱼佬开始修仙长生 我们结婚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