异族小说

第二部 绿光往事 少年陈瑞仁 (第2/3页)

天才一秒记住【异族小说】地址:www.1uzu.com

这里的少年指的大约是王光祈「少年中国」相同的少年。陈瑞仁是我的高中同班同学,后来又一起到台北的大学求学(那所大学如今却成了「贪腐集团」的摇篮),我们还曾经一度赁屋同居,相濡以沫好一阵子。至少他是我心目中少年时期最好的朋友。那时候的陈瑞仁,还不是检察官陈瑞仁,也还不是需要别人尊敬的任何人物,他只是我的朋友陈瑞仁,那种像歌里的「We had joy, we had fun, we had seasons in the sun.」天真无邪的朋友。

也许年轻时期我能看到的不同,当我看到记者笔下的陈瑞仁「查案的态度就跟他的外表一样严肃不苟言笑」,忍不住要大笑起来。

我认识的陈瑞仁,从来不是严肃不苟言笑的人,他一直是全班同学中最爱耍宝搞笑、人缘也极佳的活泼大男孩。记得高中一年级第一天上课,刚从女校转入我们男校任教的英文女老师,穿着一袭超短迷你裙旋风般进了教室,我们这些青春期的大男孩全都骚动了。英文老师在课中要同学试造一个句子,陈瑞仁站起来大胆地佯装造句说:「Do you like me?」女老师很有默契地不评论句子的对错,直接回答说:「No, absolutely not.」全班哄堂大笑,那是我们的青春世代所能拥有的最大娱乐了。

即使是离开学校很多年,我们在同学会再次见面,他当众叙述我写的文章内容中可能涉及的犯罪,引述法条扬言要收押禁见,幽默开玩笑的功力不减当年,他当然不是刻板严肃的人。

但是有没有可能陈瑞仁检察官在我们这些老朋友看不见他的时候,不知不觉地变得严肃?

我想起瑞典夫妻档推理小说家荷瓦儿与法勒(Maj Sjwall and Per Wahloo)两人笔下的主人翁:斯德哥尔摩市刑事警探马丁.贝克(Martin Beck)。因为长年办案,生活不正常,又看尽社会的黑暗阴郁,使他变成一个胃部隐隐作痛,沉默、忧郁而带着哀伤的人。我可怜的老同学,有没有可能因为屡办大案,看了太多权谋与罪恶,变得不再开朗欢乐?

或者像科学作家古尔德(Stephen Jay Gould, 1941-2002)在《达尔文大震撼》(Ever Since Darwin, 1977)一书里所写的达尔文,因为看见自己的演化论发现将带给人类和宗教的冲击,心底有不可承受之重,从此一改年轻时的活泼轻浮,后来变得严谨肃穆,不易亲近。我的同学陈瑞仁,难道也是看见什么难以承受的真相,才变得不苟言笑吗?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章继续阅读!若浏览器显示没有新章节了,请尝试点击右上角↗️或右下角↘️的菜单,退出阅读模式即可,谢谢!

如遇章节错误,请点击报错(无需登陆)

新书推荐

神仙日子 侯大利刑侦笔记2:辨骨寻凶 少年江湖之童璟 [综恐]人生处处是怪谈 女配她缺德乐子人 和男主O的哥哥在一起了 难言之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