异族小说

卷二十四 (第3/4页)

天才一秒记住【异族小说】地址:www.1uzu.com

△又东北至梁邹县西,分为二。

脉水寻梁济无二流,盖《经》之误。

△其东北者为济河,其东者为时水。又东北至济西,济河东北入于海。时水东至临淄县西敢,南过太山华县东。又南至费县东,入于沂。

时即耏水也,音而。《春秋·襄公三年》,齐、晋盟于耏者也。京相璠曰:今临淄唯有忄画水西北入泲,即《地理志》之如水矣。耏、如声相似,然则澅水即耏水也。盖以澅与时合,得通称矣。时水自西安城西南,分为二水,枝津别出,西流,德会水注之。水出昌国县黄山,西北流迳昌国县故城南。昔乐毅攻齐,有功,燕昭王以是县封之为昌国君。德会水又西北五里泉水注之,水出县南黄阜,北流迳城西北入德会,又西北,世谓之沧浪沟,又北流注时水。《地理志》曰:德会水出昌国西北,至西安入如是也。时水又西迳东高苑城中而西注也。俗人遏令侧城南注,又屈迳其城南。《史记》:汉文帝十五年,分齐为胶西王国,都高苑。徐广《音义》曰:乐安有高苑城,故俗谓之东高苑也。其水又北注故渎:又西,盖野沟水注之,源导延乡城东北,平地出泉。西北迳延乡城北。《地理志》千乘有延乡县,世人谓故城为从城,延、从字相似,读随字改,所未详也。西北流,世谓之盖野沟,又西北流,迳高苑县北,注时水。时水又西迳西高苑县故城南。汉高帝六年封丙倩为侯国,王莽之常乡也。其水侧城西注。京相璠曰:今乐安博昌县南界有时水西通济,其源上出盘阳,北至高苑,下有死时,中无水。杜预亦云:时水于乐安岐流,旱则竭涸,为春秋之乾时也。《左传·庄公九年》,齐鲁战地,鲁师败处也。时水西北至梁邹城,入于泲。非泲入时,盖时来注泲。若泲分东流,明不得以时为名。寻时、泲更无别流南延华费之所,斯为谬矣。

△汶水出泰山芜县原山,西南过其县南。

莱芜县在齐城西南,原山又在县西南六十许里。《地理志》汶水与淄水俱出原山西南入济,故不得过其县南也。《从征记》曰:汶水出县西南流,又言:自入莱芜谷,夹路连山百数里。水隍多行石涧中,出药草,饶松柏,林藿绵濛,崖壁相望,或倾岑阻径,或回严绝谷。清风鸣条,山壑俱响,凌高降深,兼惴慓之惧,危蹊绝径,过悬度之艰。未出谷十馀里,有别谷在孤山。谷有清泉,泉上数丈有石穴,二口,容人行。入穴丈馀,高九尺许,广四五丈。言是昔人居山之处,薪爨烟墨犹存。谷中林木致密,行人鲜有能至矣。又有少许山田,引灌之踪尚存。出谷有平邱,面山傍水,土人悉以种麦,云此邱不宜殖稷黍而宜麦,齐人相承以殖之,意谓麦邱所栖愚公谷也,何其深沈幽医,可以托业怡生如此也!余时迳此,为之踟蹰,为之屡眷矣。余按:麦邱愚公在齐川谷犹传其名,不在鲁,盖志者之谬耳。汶水又西南迳嬴县故城南,《春秋左传·桓公三年》,公会齐侯于嬴,成婚于齐也。

△又东南过奉高县北。奉高县,汉武帝元封元年立,以奉泰山之祀,泰山郡治也。县北有吴季札子墓,在汶水南曲中。季札之聘上国也,丧子于嬴、博之间,即此处也。《从征记》曰:嬴县西六十里有季札儿冢,冢圆其高可隐也。前有石铭一所,汉末奉高令所立,无所述叙,标志而已。自昔恒蠲民户渍埽之,今不能。然碑石麋碎,靡有遗矣,惟故趺存焉。

△屈从县西南流。

汶出牟县故城西南阜下,俗谓之胡卢堆。《淮南子》曰:汶出弗其。高诱曰:山名也。或斯阜矣。牟县故城在东北,古牟国也。春秋时,牟人朝鲁。故应劭曰:鲁附庸也。俗谓是水为牟汶也。又西南迳奉主县故城南。西南流注于汶。汶水又南,右合北汶水。水出分水溪,源与中川分水,东南流迳泰山,东合天门下溪水。水出泰山天门下谷东流。古者帝王升封,咸憩此水。水上往往有石核存焉,盖古设舍所跨处也。马第伯书云:光武封泰山,第伯从登,山去平地二十里,南向极望无不睹。其为高也,如视浮云。其峻也,石壁窅窱,仰视严石,松树郁郁苍苍,如在云中,俯视溪谷,碌碌不见丈尺。直上七里,至天门,仰视天门,如从穴中视天矣。应劭《汉官仪》云:泰山东南山顶,名曰日观。日观者,鸡一鸣时,见日始欲出,长三丈许,故以名焉。其水自溪而东,睿波注壑,东南流迳龟阴之田。龟山在博县北一十五里。昔夫子伤政道之陵迟,望山而怀操,故《琴操》有《龟山操》焉。山北即龟阴之田也。《春秋·定公十年》,齐人来归龟阴之田是也。又合环水,水出泰山南溪,南流历中下两庙间。《谷征记》曰:泰山有下中上三庙,墙阙严整,庆中柏树夹两阶,大二十馀围,盖汉武所植也。赤眉尝斫一树,见血而止,今斧创犹存。门阁三重,楼榭四所,三层坛一所,高丈馀,广八尺。树前有大井,极香冷,异于凡水,不知何代所掘?不常浚渫,而水旱不灭。库中有汉时故乐器及神车木偶,皆靡密巧丽。又有石虎。建武十三年,永贵侯张余上金马一匹,高二尺馀,形制甚精。中庙去下庙五里,屋宇又崇丽于下庙,庙东西夹涧。上庙在山顶,即封禅处也。其水又屈而东流,入于汶水。又东南流迳明堂下。汉武帝元封元年,封泰山,降坐明堂于山之东北阯。武帝以古处险狭而不显也,欲治明堂于奉高傍,而未晓其制。济南人公玉带上黄帝时《明堂图》。《图》中有一殿,四面无壁,以茅盖之,通水,圜宫垣为复道,上有楼,从西南入,名曰昆仑。天子从之入,以拜祀上帝焉。于是上令奉高作明堂于汶上,如带图也。古引水为辟雝处,基渎存焉,世谓此水为石汶。《山海经》曰:环水出泰山东流注于汶,即此水也。环水又左入于汶水。汶水又西南流,迳徂徕山西。山多松柏,《诗》所谓徂徕之松也。《广雅》曰:道梓松也。《抱朴子》称《玉策记》曰:千岁之松,中有物,或如青牛,或如青犬,或如人,皆寿万岁。又称天陵偃有盖之松也,所谓楼松也。《鲁连子》曰:松枞高十仞而无枝,非忧王室之无柱也。《尔雅》曰:松页柏身曰枞。《邹山记》曰:徂徕山在梁甫、奉高、博三县界,犹有美松,亦曰尤徕之山也。赤鼎渠帅樊崇所保也。故崇自号尤来三老矣。山东有巢父庙,山高十里。山下有陂水,方百许步,三道流注:一水东北沿溪而下,屈迳县南,西北流入于汶。一水北流,历涧西流入于汶。一水南流迳阳关亭南,《春秋·襄公十七年》,逆臧纥自阳关者也。又西流入于汶水也。

△过博县西北。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章继续阅读!若浏览器显示没有新章节了,请尝试点击右上角↗️或右下角↘️的菜单,退出阅读模式即可,谢谢!

如遇章节错误,请点击报错(无需登陆)

新书推荐

春迟早晴[先婚] 神医狂后,傻皇要抱抱 陆少的前妻 林宜陆砚南 妖色生香:倾城夫君太磨人 前世宿敌和我同寝室 剑斩山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