异族小说

第六章 奉天倡义 (第1/7页)

天才一秒记住【异族小说】地址:www.1uzu.com

闯王用兵如神,他从不拘泥于古代的兵书和古代的战法,常能出奇制胜,创造出前人不曾用过的战术,一举歼敌。

另外,更重要的是,闯王的义军大得人心,与恶如虎狼的明军形成鲜明对比。明军素无军纪可言,每次行军经过城邑,便肆意掳掠百姓钱财,叫作“打粮”。官兵走后,城为之一空。而地方官为了提供军需,往往也对百姓催逼勒索,急如星火,百姓恨之入骨。更让人切齿的是,明军败后,有时还会擅杀无辜百姓,充为战胜的成果,冒领军功。百姓们久受其苦,一听说官军来了,人人避之唯恐不及。

闯王军队却反其道而行之。每到一处,秋毫无犯,安定民心。建立了中原根据地之后,义军便召回流亡的百姓,不仅开仓赈灾,还发给种籽、田地,并开垦了不少荒地。又撤销了各种关卡,以利于商贩往来流通。甚至还从河北、江南等没有受灾的地区,买来耕牛、农具,发给灾民,教他们恢复生产,安居乐业。对那些民愤极大的贪官污吏则严惩不贷。

对这样的仁义之师,久陷天灾人祸之中的百姓当然欢迎,青壮年更踊跃加入义军。闯王所到之处,人们争着给义军送来骡马及粮草。河南到处传唱着:“杀牛羊,备酒浆,开了城门迎闯王,闯王来时不纳粮。”

还有个有些眼光的大臣,名叫马世奇,一次他对崇祯帝奏道:

“今闯、献(指李自成、张献忠)并负滔天之逆,而治献易,治闯难。盖献,人之所畏;闯,人之所附。非除闯也,苦兵也。一苦于杨嗣昌之兵,而人不得守其田园。再苦于宋一鹤之兵,而人不得有其家室。三苦于左良玉之兵,而人之居者、行者,俱不能安保其身命矣。贼知人心之所苦,特借‘剿兵安民’为辞。一时愚民被欺,望风投降。而贼又为散财赈贫,发粟赈饥,以结其志。遂至视贼如归,人忘忠义。其实贼何能破各州县?各州县自甘心从贼耳。故目前胜着,须从收拾人心始。收拾人心,须从督抚镇将约束各部将,令兵不虐民,民不苦兵始。”

就在马世奇喋喋不休时,闯王大军又在浩浩荡荡地向湖北古城襄阳挺进了。襄阳为南北交通的枢纽所在,自魏晋以来一直是军事重镇。得了襄阳,便足以控制江汉平原。明军自然也深知其中利害,一见义军出河南,奔楚地,情知不好,立即调兵遣将准备应付。要攻襄阳,必须先攻取与襄阳一水之隔的樊城。镇守樊城的却是那曾在朱仙镇惨败于闯王之手的明将左良玉。他倒也吃一堑长一智,听说闯王移师来攻,遂忙不迭地命令下属打造船只,准备打不赢就从水路逃跑。樊城百姓早就痛恨左军的抢掠凌辱,积怨已深。左军刚把逃命船造好,百姓就乘夜放了一把火给烧了。左良玉恼羞成怒,下令抢劫所有商人的船只,把军用物资和军官的眷属先行载入,沿汉水停泊,随时待发。闯王义军长驱而来时,左良玉早已飞逃至汉水南岸。义军进入樊城,架上大炮隔着汉水轰击左军水寨,左军也开炮回击。为了防止义军渡河,左良玉事先命人在襄、樊之间布置了地雷,埋伏了机弩。然而樊城百姓主动来充当义军向导,领着他们绕过布雷区,直抵樊城以西70里的白马滩。百姓们还纷纷献出门板,供义军搭浮桥渡河。

一渡过汉水,义军毫不费力地便击垮了左良玉的防线,左良玉尽弃水寨,奔逃而去。

等闯王大军来到襄阳城下时,襄阳的百姓早已打开城门,夹道而迎。闯王李自成偕刘宗敏、田见秀、李过、牛金星、宋献策、李岩等一班文武,策马援辔,自城门驰入。

当李自成在马上看到襄阳的百姓欢天喜地地宰牛备酒款待义军的情形,不由心潮起伏。这时,一个顽皮的小男孩冲着闯王稚声稚气地唱起来:“金江山,银江山,闯王来了不纳捐!”闯王一行人听了,都开怀大笑起来。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章继续阅读!若浏览器显示没有新章节了,请尝试点击右上角↗️或右下角↘️的菜单,退出阅读模式即可,谢谢!

如遇章节错误,请点击报错(无需登陆)

新书推荐

替嫁美人 冷少止步:误宠神秘娇妻 穿到废土当领主 全球异能:从祭坛升级到虚空战国 背后的亡魂 国色天香 当我穿书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