异族小说

第十五章 纳粹-苏联条约 (第3/19页)

天才一秒记住【异族小说】地址:www.1uzu.com

「俄国,」他说,「决不是肯为人火中取栗的」。他讲了一下同莫斯科之间从贸易谈判开始的「稀疏的接触」。他现在正在考虑是否「该派一个谈判代表到莫斯科去,这个人是否该是一个显要人物」。他说,苏联并不感到对西方负有什么义务。俄国人是了解必须摧毁波兰的道理的。他们对「划定势力范围」是有兴趣的。元首「准备同他们互相迁就」。

在哈尔德记得十分详尽的速记记录中,没有一处提到,这位陆军参谋总长自己,或者陆军总司令冯·勃劳希契将军,或者戈林,曾对元首把德国引入欧洲大战的方针提出过异议——因为,虽然希特勒信心十足,法国和英国是不是一走不会打仗,俄国是不是一定会袖手旁观,还决不是绝对肯定的。事实上,刚好一个星期以前,戈林就曾接到过一个直接的警告说,如果德国进攻波兰的话,英国人肯定会打仗。

七月初,他有一个名叫比尔格·达勒鲁斯的瑞典朋友。曾设法让他相信英国舆论再也不会容忍纳粹进一步的侵略行动。当德国空军总司令表示怀疑的时候,达勒鲁斯八月七日又曾在靠近丹麦边境的石勒苏益格一荷尔斯泰因自己的一所房子里安排了一个机会,让戈林以私人的身份会见了七名英国企业界人士。这几个英国人竭尽全力要戈林相信,如果德国发动进攻的话,英国一定会履行它对波兰的条约义务。他们不但在口头上说,而且还提出了一个书面备忘录。他们是否达到目的是可以怀疑的,不过,自己也是一个商人的达勒鲁斯是相信他们达到了目的的。这位好事的瑞典人肯定在柏林和伦敦都同上层有联系。在今后几个紧张的星期中,他曾在德国和英国之间担当了某种调解人的角色。他能直通唐宁街,而且曾于七月二十日在那里受到了哈利法克斯勋爵的接见,他同后者讨论了英国企业界人士即将会见戈林的事情。此后不久,他又被希特勒和张怕伦亲自召见。但是,虽然他争取和平的努力出于好意,他实在太天真了,要当一个外交家,更是幼稚外行得惊人。几年以后在纽伦堡审讯中,戴维·马克斯威尔一费夫爵士曾多方盘洁,使这个瑞典业余外交家痛苦地承认上了戈林和希特勒的大当。

哈尔德将军是十一个月以前要推翻希特勒的密谋中的为首人物,为什么他在八月十四日不发言反对元首走向战争的决定呢?或者,如果他认为说话没有用的话,为什么不根据慕尼黑前夕同样的理由——战争将给德国带来大祸——再次策划推翻那位独裁者呢?多年以后,哈尔德在纽伦堡受审的时候解释说,甚至在一九三九年八月中旬,他还根本不相信希特勒,不管他嘴上怎么说,到头来会冒险发动战争。哈尔德在八月十五日即伯格霍夫会议后的次日所记的日记还表明,他也不相信法国和英国会冒战争的危险。

至于勃劳希契,他不是一个能对希特勒已经打定的主意提出疑问的人。在八月十五日从吉斯维乌斯那里知道了上萨尔斯堡军事会议的消息的哈塞尔曾托人带话给这位陆军总司令说,他「绝对相信」,如果德国侵入波兰的话,英国和法国一定会干涉。然而哈塞尔在日记中伤心地写道,「同他没有什么好谈的。他不是害怕,就是根本不懂这件事——对这些将军们是没有什么指望了——只有几个人脑袋还清醒:哈尔德、卡纳里斯、托马斯」。只有最高统帅部才智出众的经济与军备局局长托马斯将军敢公开对元首提出异议。八月十四日的军事会议过了没有几天,托马斯在同现在大体上已不活动的密谋分子戈台勒、贝克和沙赫特讨论以后,写了一个条陈,亲自读给最高统帅部长官凯特尔听。他说,速战速和完全是幻想。对波兰的进攻将触发世界大战,而德国却缺少进行这场大战的原料和粮食。但是全部思想完全来自希特勒的凯特尔,却对这种认为会引起大战的看法置之一笑。他说,英国大老朽了,法国大腐败了,美国太不关心了,它们都不会为波兰来打仗的。

这样当一九三九年八月下半月开始的时候,德国的军事首脑们就全力准备起消灭波兰的计划来了,同时也准备万一西方民主国家出乎一切预料而出兵干涉的时候保卫德国西部。原定在九月分第一个星期开始举行的一年一度的纽伦堡党代表大会,希特勒曾在四月一日把它宣布为「和平的党代表大会」的,在八月十五日暗暗地取消了。有二十五万人被征召入伍,到西线的军队中去。对铁路提前发出了动员令。陆军总司令部已计划好迁移到柏林东面的佐森。同一天,海军方面报告,袖珍战斗舰「斯比伯爵」号和「德意志」号及二十一艘潜水艇已准备好开赴大西洋防区。

八月十七日,哈尔德将军在日记里记下了一段奇怪的活:「卡纳里斯同第一局(作战局)查对过。希姆莱、海德里希,上萨尔斯堡:给上西里西亚送一百五十套附件齐全的波兰军服。」

这是什么意思?直到战后才弄清楚。这牵涉到纳粹党人所制造的最离奇的一个事件。我们还记得,为了能使侵略奥地利和捷克斯洛伐克有所借口,希特勒和他的将领们曾打算制造过像谋杀德国公使这样的「事件」,这一次也正如过去一样,他们因为看到时间越来越少,就又想制造一个事件,至少照他们的想法,这样就可以使他们在全世界面前有了侵略波兰的理由。这一事件的代号叫「希姆莱计划」,做法十分简单——也十分露骨。党卫队的秘密警察将利用集中营里的死囚穿着波兰陆军的制服向靠近波兰边境格莱维茨地方的德国广播电台发动假进攻。这个地方靠近波兰边境,这样就可以指责波兰进攻了德国。八月初,最高统帅部谍报局局长卡纳里斯海军上将,接到了希特勒的手令,要他发给希姆莱和海德里希一百五十套波军制服和若干波军小型武器。这使他大为奇怪,八月十七日,他问最高统帅部长官这是怎么回事。那位没有骨气的凯特尔说,他也不怎么看得起「这种行为」,不过他告诉卡纳里斯说,既然是元首亲自下的命令,也就「没有什么法子」了。卡纳里斯虽然十分反感,但还是服从了希特勒的命令,把制服交给了海德里希。

这位党卫队保安处处长选定了一个叫做阿尔弗雷德·赫尔莫特·瑙约克斯的年轻的党卫队老特务来执行这项计划。对这个奇怪的人物来说,接受这样的任务既不是第一次,也不是最后一次。早在一九三九年三月,在德国占领捷克斯洛伐克以前不久,瑙约克斯就曾受海德里希指使把炸药运入斯洛伐克,据他后来供认,这批炸药就是用来「制造事件」的。

阿尔弗雷德·瑙约克斯是党卫队秘密警察的典型产物,是一种有文化的匪徒。他曾在基尔大学学过工程,在那里第一次尝到了同反纳粹分子殴斗的滋味,有一次他的鼻子给共产党人打瘪了。他是在一九三一年参加党卫队的,在一九三四年保安处成立时就到了那里。像海德里希周围许多别的年轻人一样,他喜欢从事党卫队内被认为是一种花脑筋的研究——特别是「历史」和「哲学」。同时他也很快地成了一个被认为是难对付的年轻人(另一个斯科尔兹内也是这样一个人),可以被委托去执行希姆莱和海德里希所设想出来的那种不大光彩的任务。一九四四年十月十九日,瑙约克斯投奔了美国人,一年以后在纽伦堡作了一批画押口供,其中之一就是希特勒为了使进攻波兰能有所借口而制造的「事件」的经过,这样就为历史保存了一段实录。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章继续阅读!若浏览器显示没有新章节了,请尝试点击右上角↗️或右下角↘️的菜单,退出阅读模式即可,谢谢!

如遇章节错误,请点击报错(无需登陆)

新书推荐

明日未临 武侠卧底,从满级神功开始无敌 抱错文里的万人迷养子 稳定发疯[星际] 长短经 隔壁家的小白莲(女尊) 东山月皎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