异族小说

新版自序 (第1/2页)

天才一秒记住【异族小说】地址:www.1uzu.com

这部《中国戏剧史》写于二十余年前,出版时用的书名是《中国戏剧文化史述》,为的是突出“戏剧文化”这个概念。我当时在学术思想上正受文化人类学的激荡,只想通过戏剧的途径来探索中国人“文化—心理结构”的形成过程,因此,“戏剧文化”这个概念指向着一种超越戏剧门类的广泛内涵。可惜这么多年下来,“文化”的用法越来越不着边际,我当初的意图已很难表明,不如干脆舍弃它,留剩一个更质朴的书名为好。

如果要通过某种艺术的途径来探索一个族群的集体心理,我至今认为戏剧是最佳的选择。因为只有戏剧,自古至今都是通过无数观众自发的现场反应来延伸自己的历史的。

这种想法,提高了一部戏剧史的人文地位,同时,也改变了戏剧史的惯常写法。我力图摆脱以“史料”替代“史识”的弊病,想在大量的资料之上浮悬起一副现代人的目光。这副目光因为要坚持一定的整体性、鸟瞰性、思考性而不得不保留一定的陌生感。即便对于自己熟悉的一切,也要拉开距离来看,并在距离间投入欣赏、比较和反讽。

我知道,我的读者和学生也愿意暂时借助这样一副目光。他们既繁忙又粗心,把他们拉人一个古代的泥潭会让他们不知所措。他们需要渡桥,他们需要便道,他们需要一个比较简明又比较安全的观察视角,既能够居高临下地审视,又能够轻松自由地离去。离去时,他们可以用自己的目光换下这副目光。

现在看来,这部《中国戏剧史》可能过于偏重戏剧文学方面了。这是因为,戏剧文学更能经得起“文化—心理结构”的分析,而声腔、演出等方面则缺少能用文字准确描述的实证素材,史家稍稍用力,便容易陷入琐碎的考证和空洞的揣想。一旦陷入,史就不成其为史了。但是,无论如何,戏剧是一个整体概念,史的详略并不能对应它内在各元素间真正的轻重。例如,戏剧的主旨和故事很容易被大家看清,而它的真正精微处,不在主旨,而在形态;不在故事,而在韵致;不在剧本,而在声腔和表演。

与其他艺术门类一样,戏剧的最精微之处总是最容易被历史磨损和遗失。后代所写的每一部艺术史,都是失去了最精微之处的抱憾之作。这正像描述一个绝色美人,只留下了她的履历和故事,还有一些遗物和照片,却永远也无法说明,她究竟是靠着什么样的风度和眼神,征服了四周。

所以,历史总是乏味的,包括艺术史。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章继续阅读!若浏览器显示没有新章节了,请尝试点击右上角↗️或右下角↘️的菜单,退出阅读模式即可,谢谢!

如遇章节错误,请点击报错(无需登陆)

新书推荐

我和男主抢女配![快穿] [赛车]极速之王 熊猫崽靠撒娇攻略漂亮老婆 如梦有令 绝色千金逃婚记 柯学:小哀你也不想身份被发现吧 重生后我在修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