异族小说

(一) (第1/3页)

天才一秒记住【异族小说】地址:www.1uzu.com

提到毛泽东早期传记,首推斯诺的《毛泽东自传》。这部传记的产生,充满了偶然和传奇的因素。斯诺不是共产党人,是一位自由撰稿的记者。他回顾当年前往陕北红区的情况:“1934年,我的出版商(哈里逊·史密斯,属于兰登书屋)提议同我签一项合同,预付稿费750美元,让我写一本关于中国共产主义运动的书。在一时乐观主义情绪的支配下,我接受了这个提议。但是几个月之后,我开始认识到,连一名‘红色’士兵都没见过,要写这样一本书是不可能的。我想放弃整个计划,因为看不到有访问共区的可能性;虽然我已经收集了许多历史资料,从未亲眼目睹的事情我是不愿意写的。我所代表的英国报纸(《每日先驱报》)对这个题材也极感兴趣,它在1935年建议资助我作一次旅行,以获得‘关于红色中国的真相’。这个建议我也放弃了。然而到去年(1936年)5月底,我得到了关于张学良和红军之间达成停战的一些好消息,听说有可能进入陕北的红色地区了。那是具有极大诱惑力的,被封锁了九年的世界性头号新闻。这彻底唤醒了我作为记者的本能欲望。”<small>[1]</small>

1936年7月,在宋庆龄的帮助下,斯诺由中共地下党员董健吾(化名王牧师)带领秘密进入陕北红区,开始了几个月的采访。当时毛泽东和中共中央带领红一方面军部队完成长征后,正处于极度困难的时期。1935年9月在草地,红四方面军领导人张国焘拥兵自重,命令中央和红一方面军南下。毛泽东等被迫脱离红四方面军,率领红一方面军主力单独北上,这是被毛泽东自称为“一生最黑暗的时刻”。直到斯诺进入陕北前夕,在中共中央努力争取下,张国焘才放弃了自己的“第二中央”,与红二方面军会合后北上,当时正在途中。毛泽东与红军到达陕北后,受到了国民党军队的包围和封锁,生活处于极端的贫困之中,由于和张学良部达成了和平协议,严峻的形势才稍有缓和。当斯诺进入红区采访,毛泽东认为这是向全世界宣传红军的好机会。8月5日,毛泽东与杨尚昆联名致函参加过长征的同志们:“现因进行国际宣传,及在国内国外进行大规模的募捐运动,需要出版《长征记》,所以特发起集体创作。各人就自己所经历的战斗、行军、地方及部队工作,择其精彩有趣的写上若干片断。文字只求清通达意,不求钻研深奥。写上一段即是为红军作了募捐宣传,为红军扩大了国际影响。”在毛泽东的号召下,大家纷纷开始撰写回忆录。童小鹏在8月6日的日记中写道:“杨(尚昆)主任、陆(定一)部长又来要我们写长征的记载,据说是写一本《长征记》。用集体创作的办法来征集大家——长征英雄们的稿件,编成后由那洋人带出去印售。并云利用去募捐,购买飞机送我们,这真使我们高兴极了。”<small>[2]</small>大家的创作积极性很高,短短两个月内,红军总政治部就征集到了约200篇作品。斯诺在1936年10月离开陕北时,“带着一打日记和笔记本,30卷照片,还有好几磅重的红军杂志、报纸和文件”。这里就有《红军长征记》的部分原稿。

可见,毛泽东欢迎斯诺的到来,首先是为红军的出路和生存考虑。他希望斯诺客观公正地报道这些被国民党称为“共匪”的人,使外界同情红军,帮助红军。红军长征的故事就是这样流传出去的,在中国民众中产生了巨大的影响。但毛泽东并没有请斯诺为自己作传的想法,斯诺在红区采访后,红军和中国革命的传奇故事使他处处感到新奇,兴奋不已。那么领导这些红军创造奇迹的领袖又是什么人呢?他自然对毛泽东本人产生了极大兴趣,因此,斯诺向毛泽东提出了采访的要求,希望毛泽东讲述他本人的故事。毛泽东在与斯诺的长谈中讲述了中共的成长历史和红军的战略战术,但很少谈及自己和其他个人。而斯诺追求的恰恰是人的故事,在斯诺的一再要求下,毛泽东终于说:“如果我索性撇开你的问题,而是把我的生平的梗概告诉你,你看怎么样?我认为这样会更容易理解些,结果也等于回答了你的全部问题。”

<img src="/uploads/allimg/200604/1-200604043U6114.jpg"/>

《红军长征记》书影

斯诺叫道:“我要的就是这个!”

斯诺回忆:“在以后接着几个晚上的谈话中,我们真像搞密谋的人一样,躲在那个窑洞里,伏在那张铺着红毡的桌子上,蜡烛在我们中间毕剥着火花,我振笔疾书,一直到倦得要倒头便睡为止。吴亮(黎)平坐在身边,把毛泽东柔和的南方方言译成英语。”<small>[3]</small>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章继续阅读!若浏览器显示没有新章节了,请尝试点击右上角↗️或右下角↘️的菜单,退出阅读模式即可,谢谢!

如遇章节错误,请点击报错(无需登陆)

新书推荐

你太强了,饶了我吧 穿成短命炮灰女 浪荡江湖之药师 晚清最后十八年2:从甲午战争到辛亥革命 萌妃嫁到:皇上跪下说话 重生之全民天王 在古代开海鲜食肆的日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