异族小说

12 (第1/8页)

天才一秒记住【异族小说】地址:www.1uzu.com

卡特利奇虽然不确切地知道该做些什么,但他知道必须采取点激进的行动来对付纽约本部人员的懒散。但当西奥多·伯恩斯坦向卡特利奇建议让A.M.罗森塔尔替换纽约城市版主任的职务时,卡特利奇却犹豫了。1962年,罗森塔尔当时是《纽约时报》驻东京的记者。罗森塔尔39岁,没有一点儿当编辑的经验,差不多近十年没有在纽约生活了,也许会因为害怕承担管理纽约队伍并努力改造他们的繁重任务。卡特利奇还怀疑,这位记者也许会因为怕失去《纽约时报》读者所看重的署名文章而不接受这样的安排。“罗森塔尔”发自东京——此前是发自波兰和印度——的报道,具有一种特殊的风格,一种热情和可读性,以及对政治和人物的细微之处的敏感性。1959年罗森塔尔在波兰因被当地政府指控为“深入刺探”其内部事务而遭到驱逐,此后他获得了普利策奖。罗森塔尔在波兰为马克尔的《时报杂志》写的一篇文章,根据的是对奥斯威辛集中营的采访,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纳粹曾在那里用毒气室杀害了几百万人。这篇文章,成了一篇经典报道:

因此,奥斯威辛并没有什么可以报道的。只有一种想要报道奥斯威辛的冲动,这种冲动来自一种不安的感受——拜访过奥斯威辛但离开之后没有说点或写点什么,将会是对不幸死于奥斯威辛的死者最严重的失礼行为……

如果罗森塔尔被任命为城市版主任,他的记者生活也就结束了。罗森塔尔就要用他的全部时间和精力来解决新闻编辑部的问题,这很可能是他不愿意做的。最优秀的记者,几乎毫无例外地渴望得到公众的承认和喝彩,他们不会轻易用这些东西来交换行政生活的丰厚收入和匿名权力。然而,一个记者得到了各种奖章,到过了所有地方,采访过了每一种所能想得到的报道,他就会开始认识到他的工作有点重复了——形式和地点似乎都是一样的,轻车熟路,没有任何新的挑战。当然,如果一名记者能像赖斯顿那样得到一个专栏,记者生活仍可能是有趣的。但如果这个人注定20年或25年一直当记者,就有可能停滞不前或碰到挫折,直到他退出报纸工作,尝试一下新的东西。如果他有机会成为一名编辑,他也许会找到一种刺激。卡特利奇在当了编辑后从没有怀念过报道工作和记者署名文章,克利夫顿·丹尼尔也是这样,也许罗森塔尔也会这样。但只要C.L.苏兹贝格还在为《纽约时报》写国际新闻方面的专栏,罗森塔尔得到一个专栏的机会就微乎其微。也许39岁的罗森塔尔继续尽可能地从事他的写作事业,但如果他有成为一个伟大编辑的愿望和才能的话,如果他能够多少激发起懒惰的人员,并把他的技巧传授给其他记者的话,那么他作为一名记者遭到的损失对《纽约时报》来说就是值得的。至于对罗森塔尔本人是不是值得,就另当别论了。卡特利奇想了很多,对让罗森塔尔进新闻编辑部的事情觉得没把握,于是决定在近期到东方旅行时,用点时间和罗森塔尔多接触,了解他的情绪,看他是不是已经厌倦了在海外的写作和生活,是不是愿意回家,尝试一下新事物。

在东京,罗森塔尔正在过着自己的美好生活。他同妻子和儿子居住在一个有榻榻米的住宅里,有仆人服务。他为日本人民所着迷,钦佩他们的效率和勤奋,喜欢他们在一座快乐而迷乱的城市中所展现出的活力和热情。在美国军队的保护下,日本人专注于工业扩张和经济发展,将他们作为写作的对象有着无穷的乐趣。日本的女人既快乐又聪明,在罗森塔尔看来,男人老是在做事——赚钱,做爱,跳舞,唱歌,无忧无虑地尽情享受。这就是日本对罗森塔尔最有感染力的东西,他不会为他们感到悲哀的。他们在享受繁荣,他们知道如何去生活,他们通宵达旦地喧闹,每天早晨又毫无内疚地起床。罗森塔尔很快就被他们的情绪所影响。可是过去在波兰,罗森塔尔感到了阴暗、压抑和怀疑,正如他在《纽约时报》上所写道的:“在波兰,对每天看到和听到的东西都有一种奇怪的感觉,这些东西看起来、听起来是平常的,但总会让人吓一跳,就像中了玩具枪射出来的子弹一般。”他1954年到1958年间在印度工作。印度的情况有所不同,在许多方面甚至更糟。周围的街景显现出难以置信的贫困,罗森塔尔感觉到了一种令人烦恼不已的痛心和内疚。他对自己在印度所看到的情况是毫无准备的。尽管此前有一天在联合国,克里希纳·梅农[注:克里希纳·梅农(V.K.Krishna Menon,1896—1974),印度外交家、民族主义者,被《时代》周刊评为印度第二伟人(第一是印度独立后的第一任总理贾瓦哈拉尔·尼赫鲁),1947年印度独立后,任印度驻英国高级专员,1952至1962年任出席联合国代表大会的印度代表团团长,1957至1962年任印度国防部长。]曾事先对他有所警告。那是令人不愉快的一天,罗森塔尔仅仅因为自己在梅农谈论贫困时随意地点点头,就引起了这位印度外交官的气愤——“你不要这样对我点头!你根本不知道我谈论的是什么样的贫困!”

梅农是对的。罗森塔尔以前所知道的贫困根本不能和印度的贫困相比。罗森塔尔儿童时期在美国也曾生活在贫困之中,作为一个得到救济的病人也曾体验过不良的医疗条件,亲眼目睹了他的父亲和五个姐妹中的四个由于事故或不治之症或缺医少药而不幸死亡。他是带着这样的想法长大的:生活的本质就是痛苦的缺席。他对医生的不信任根深蒂固。

10岁时,他成了骨髓炎的牺牲品,不得不拄着拐杖走路,被迫失学两年之久。他在纽约进的医院是一个肮脏的设备很差的地方,病人全都得不到重视,有时是让实习生——医生极少出现——来治疗,有时见不到一个护士或护理员。医生给罗森塔尔的大腿做的手术又做错了地方,在愈合时才知道他再也不能走路了。幸运的是,他的一个姐姐给梅奥医院[注:梅奥医院(Mayo Clinic),美国著名的非营利医疗机构,总部位于明尼苏达州罗彻斯特,是世界上最早和最综合的医疗机构,在美国其他地方也有医院和诊所。除门诊、医院外,它还有自己的医学研究和教育机构。]写了封信,这个医院把他作为需要救济的病人接收下来,成功地使用磺胺类药物使他恢复了活动能力。梅奥医院成了他童年时代美国人道主义的象征。

他能够回到学校了,但不能积极地参与体育活动。他羞涩,瘦弱,但也热切,嗜书如命,他是一个安静而非常有毅力的青年。

他在布朗克斯长大,是住宅油漆工哈里·罗森塔尔的独子。哈里·罗森塔尔出生于白俄罗斯,他的本姓是西皮亚茨基。他离开白俄罗斯后到了伦敦,拜访了一个舅舅,从他那里永远借来了“罗森塔尔”这个姓。后来他辗转到了加拿大。他身体粗壮,肌肉发达。在19世纪末来到安大略后,他找了一个铺路的工作。后来他在一个早期的乌托邦农场工作,过着一种原始的、半诗意的生活。他在给他父亲——一个多少有点潇洒的拉比——的信中详细地描述了这种生活,正是这些信使他的弟弟们激动起来。他们不久就离开白俄罗斯来到了加拿大,同行的还有一个女朋友,哈里·罗森塔尔后来娶了她。

在这个乌托邦式的农场中,乌托邦主义最终酿成了低效率和乏味的生活。离开这个农场后,罗森塔尔成了哈得孙海滨地区的毛皮捕猎者和毛皮商人。在他干过的所有事情中,他最喜欢这一行。他滑着雪橇,带着猎狗,四处转悠,愉快地吸着新鲜空气,充满了自由感。他希望他的儿子,1922年在安大略苏圣马里出生的亚伯拉罕·迈克尔·罗森塔尔将来也从事户外工作,也许是当个护林员,他认为这是最高的向往。但还没有等到他的儿子长到能工作的时候,全家就迁出了加拿大。当时经济大萧条,毛皮生意也不景气。在加拿大边界走了几个来回后,哈里·罗森塔尔把他的家庭永久定居在了布朗克斯,干起了住宅油漆工的工作。他以前偶尔也干过这种活,却不喜欢。他现在甚至更不喜欢了,他开始讨厌纽约,希望重新回到加拿大广袤的土地上,享受自由的农村生活。一天在刷油漆时,他从脚手架上摔了下来,受了重伤,不久就去世了。

阿贝·罗森塔尔在布朗克斯上了小学和中学。他的父亲死后一年,他的一个姐姐死于肺炎;后来年轻的罗森塔尔在城市学院上学时,他的二姐因为误诊而死于癌症;第三个姐姐在产后离开了医院,也死掉了;几年后,第四个姐姐又死于癌症。阿贝·罗森塔尔还记得自离开加拿大后他住过的每一个住处的地址,还记得家里的钱越来越少,死去的人越来越多,住的房子也就越来越小。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章继续阅读!若浏览器显示没有新章节了,请尝试点击右上角↗️或右下角↘️的菜单,退出阅读模式即可,谢谢!

如遇章节错误,请点击报错(无需登陆)

新书推荐

恃君宠 十年前的小暗恋/糖分 荡寇志 林珩 荒野之活着就变强 瓦利安云守 半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