异族小说

秋天的故事 (第1/3页)

天才一秒记住【异族小说】地址:www.1uzu.com

也许是农业文明缘故,中国文化里有一种对季节的敏感。天人合一,既是对这种文化的概括,也是对这种敏感的注解。春夏秋冬,既可以用来对一个人的经历描述,也可以用来对一个时代的盛衰记录。苏州园林也是如此,尽管风格纷呈、气象万千,从季节入手,也可以分出春夏秋冬。当然,这更多依赖于欣赏者的艺术感觉。书籍虽说是为读者写的,但它也在挑选读者;苏州园林也是如此,它对欣赏者同样提出要求。传统文化,古典诗词,造园时期的画风书风,不了解这些,尽管也可以欣赏,但总有些不得要领。修养是必不可少的。由于对季节的敏感是中国文化里的隐形结构,所以用春夏秋冬来划分苏州园林,也就不能说是捕风捉影。真是一个巧合,说起苏州园林,挂在嘴上的就是四大名园,像春夏秋冬一样,它也是四个单元。四大名园的顺序按朝代排列,宋元明清,依次对应为沧浪亭、狮子林、拙政园和留园。这种排列,由造园年代而定,虽然园林专家有不同说法,但约定俗成。文化中有很多约定俗成的部分,正是这些部分构成文化的无穷美丽和魅力。宋代的沧浪亭,元代的狮子林,明代的拙政园,清代的留园,从艺术感觉上着手,它们的顺序可能就要换一换了。

一年之计在于春,拙政园的造园规模和造园构想,都可以说是像二十四节气中的“立春”。春风拂拂,春水漫漫,留连于亭台楼阁之间,一如留连光景。拙政园雍容华贵、优雅大方,喜欢昆曲的人不去拙政园转转,会有许多遗憾。起码会少点触景生情、触类旁通的感性认识。或者说喜欢拙政园的人不去听听昆曲,其结果也是如此。造园和演戏;游园和听戏,有一种文理上的缠绵,正如“梧竹幽居亭”上那副对联所示:

爽借清风明借月;动观流水静观山

拙政园在风格上与昆曲魁首《牡丹亭》极为相似。拙政园还有一个神话,说曹雪芹《红楼梦》中的“大观园”以其为蓝本,给书中大小贵贱的人物搭出舞台,一场悲欢离合的故事就这样上演。这当然是神话。

即使拙政园是春的风格,徜徉其中,还是能感到秋的气息,从那些匾额上就能一目了然,匾额往往是一处园景的主题词:

“秫香馆”:秫香,就是稻谷飘香的意思。苏东坡有诗曰“秋来有佳兴,秫稻已含露”。《红楼梦》可以和它对应的是“大观园”里也有个“稻香村”,命意相同。

“待霜亭”:就更不言而喻了。

因为中国文化对季节的敏感是一种隐形结构,所以拙政园里秋天的故事,有时候也是隐隐约约。“见山楼”,如果不知道陶渊明“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是它出处,也就感受不到秋意爽爽;“留听阁”,如果不知道李商隐“秋阴不散霜飞晚,留得枯荷听雨声”是它出处,也就感受不到秋意飒飒……明朝以来,拙政园一直是赏荷佳处,但最可爱好像还是秋天,志清意远,柳阴路曲,与谁同坐轩?别有洞天,一池残荷可放眼。

“林皋延伫,相缘竹树萧森;城市喧卑,必择居邻闲逸。”这是明末造园巨匠计成在中国历史上第一部同时也是世界范围内最早的造园名著《园冶》中所说的话。留园就深得其旨。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章继续阅读!若浏览器显示没有新章节了,请尝试点击右上角↗️或右下角↘️的菜单,退出阅读模式即可,谢谢!

如遇章节错误,请点击报错(无需登陆)

新书推荐

总裁小太妹又不老实了 迁坟师 中国文脉 娇软翦美人 星辰战尊 农门医妻:稳做权臣心上娇 万人迷反派生存指南[快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