异族小说

二 其他 (第3/3页)

天才一秒记住【异族小说】地址:www.1uzu.com

至于押韵,词也比诗的韵法繁复。一首七言绝句诗,二十八字,只用一个韵。但一首小令词,例如《荷叶杯》,只有二十三字,却有三个韵。韵法的变化,各个词调都不同。

<h3>(二)何谓词牌?何谓小令与慢词?何谓单调、双调、三叠、四叠?</h3>

这里是七个词学名词,除了小令与慢词之外,其余五个名词都是元明以后词家所用,在宋代的词学书中都没有见过。

词牌就是词调名。如《西江月》、《踏莎行》之类。《西江月》词,就是依《西江月》这个调子的音节配合的唱词。宋代的词,和金元的曲,都是民间艺人卖唱的文本。民间的卖小唱或作杂剧的团体每到一个地方作场(即公演),必须挂出牌子,写明某人唱什么曲子或演什么杂剧、戏文。这就称为曲牌。到后来,曲牌这个名词的意义,便等于曲名。明代人又因曲牌而创造了词牌这个名词,其意义便等于词调名。在宋代,可能已有词牌这个物件,但还没有用这个名词作为词调名的同义词。

词起源于唐代。最初是酒筵歌席上妓女唱的小曲。这种小曲,当时称为令曲。令曲最多不过五六十个字。北宋中期,柳永、周邦彦等人创造了长篇的词调,每首词多至一百数十字。这种词,称为慢词。从令词发展到慢词,中间还经过引、近的阶段。例如《清波引》,《祝英台近》、《临江仙》、《风入松》之类,它们字数比令曲多,比慢词少,平均每首为七八十字。宋代人把词分为令、慢两类,引、近属于令曲。明代的张<img src="/uploads/allimg/200412/1-200412115230343.jpg"/>分为三类:令词曰小令,引、近曰中调,慢词曰长调。而且他规定了五十六字以下为小令。五十六字至九十字为中调,九十字以上为长调。从此以后,明清两代的词选集,差不多都依此分卷。

最初的令词是很简单的,例如《望江南》,唐宋人所作,全文只有二十七字,句法是三五七七五。到明代,有人重复一首,作为下半篇,题作《双调望江南》,于是出现了“双调” 这个名词。因为有了“双调” ,于是又有了“单调” 这个名词。多数词都是分为上下二段的。像二十七字的《望江南》,只有一段,称为单调的词,有上下二段的,称为双调的词。但这两个名词是明代词家开始用的,宋代词家没有用过。宋人称词的上下段为上片,下片,或称上阕,下阕,或称上下叠。单调、双调这个名词是不适当的。不管是二十七字的《望江南》,或五十四字的《望江南》,曲调还是一个,怎么能分单双呢?明代人概念不明确,不思考“调” 字的意义,就创造了这两个不适当的名词。“双调” 本来是一个宫调名词,被明代人误用之后,就常常混淆了。

慢词有分为三段、四段的,每一段可以称为一叠。第三段可以称为三叠,第四段可以称为四叠。但只有两段的词,一般只称上叠、下叠,而不说第一叠,第二叠。因为从叠字的本义来讲,只有词的第二段才可以称为叠,因为它是第一段的重叠。所谓三叠,实际上应当是一首词的第四段。而一般却把分为三段的词称为三叠。这种用法,在宋人书中也还少见。

如遇章节错误,请点击报错(无需登陆)

新书推荐

盘星记 被血族校花看上后,我人麻了 贝贝漫游魔法星空世界 不小心把少爷的鱼塘炸了 妖怪被迫营业的那些年/我出牢狱的那些年 冤种玩家的人生模拟器 机械武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