异族小说

史·第16章 鸣门德国桥 (第2/3页)

天才一秒记住【异族小说】地址:www.1uzu.com

时任收容所所长的陆军大佐松江丰寿,从一开始就决定以人道的方式对待战俘,尽量给予其自由并希望建立友好的关系。军官首领的想法立刻广泛而深入地渗透到士兵中,于是管理战俘的日本士兵并没有将俘虏视为残兵败将进行虐待,而战俘逃走的事件也几乎未曾发生过。

收容所的功能在某种程度上就如同一个小城区一样。俘虏们发挥各自在家乡原本的职业优势,开办了面包工厂、啤酒厂、乳畜场和乐器制造厂等。甚至还开办了拥有摄影师的报社,发行了名为“板东收容所”(收容所,das Aufnahmelager,德语“营房”之意)的报刊。除此之外,语言学、体育、戏剧等文化活动也十分活跃,他们在类似文化中心的地方开办了一些讲座。所有活动中举办得有声有色的当属德国人的音乐活动。他们不仅组织了合唱团,还组建了管弦乐队,举办的音乐活动多达数百场。

仅仅是以上事例,就已经很难得了。更加显示出该收容所特殊性的,是俘虏们与当地人的交流融合。鸣门市的居民对战俘们很热情,称他们为“德国先生”,双方不仅进行买卖等经济活动,还积极学习和吸收对方的文化。收容所举办的演讲会和音乐会逐渐成为整个城市的文化活动。最早聆听到贝多芬《第九交响乐》整曲合唱版演奏的亚洲听众,正是鸣门市的百姓们。

更加令人惊讶的是,在战争结束后,竟有150多名德国人没有踏上归国之路,而是选择留在了日本,发挥他们的一技之长。其中,以“年轮蛋糕卷”著称的西点品牌“Juchheim”和香肠制造商“Lohmeyer”的创始人都是来自原板东俘虏收容所的战俘。

1972年,当地修建了纪念日德友好的“鸣门市德国馆”,并在这里展示了当时珍贵的历史资料。

殊死搏斗、被敌军捕获并被剥夺了自由,从此过着俘虏生活,以及战俘尝试逃跑给当地百姓带来的打击与麻烦,这些是电影《大逃亡》(约翰·斯特奇斯导演)中呈现的情节。与此对战争的思考方式相对照,我们就会发现板东俘虏收容所是何等的与众不同。

应该说,它综合了各种各样的因素,发挥了积极正面的作用。

首先,收容所所长松江丰寿胸怀仁厚,而且出身战乱年代,他十分理解战争带来的痛苦。其次,因为俘虏中很多人不是征用兵,而是志愿兵,所以战俘整体的教育水平较高。另外,鸣门人思想的开放程度也值得一提。他们对欧洲的先进文明表现出极大的敬意和兴趣,但是也并不过分贬低自己(由此我的脑海中浮现出一个词语:“古老优雅的日本人”)。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章继续阅读!若浏览器显示没有新章节了,请尝试点击右上角↗️或右下角↘️的菜单,退出阅读模式即可,谢谢!

如遇章节错误,请点击报错(无需登陆)

新书推荐

我本厚道(gl) 水魅莲 于青 穿书八零,疯批女配她只想苟活! 娇靥 我家徒儿总想弑师 穿成抱错文好运女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