异族小说

“衣沾不足惜,但使愿无违” (第1/2页)

天才一秒记住【异族小说】地址:www.1uzu.com

陶潜(公元372—427),字渊明、元亮,号五柳先生,浔阳柴桑(江西九江)人,死后谥号靖节先生。他是东晋的政治家陶侃的曾孙,是“开国元勋”之后,做过彭泽县县长。因为不愿“为五斗米折腰”、不愿“束带”见官僚“耻复屈身后代”,就辞职不干了。

陶渊明生值东晋末年的乱世,看到现实政治的黑暗,决心弃官归隐。他的时代的文风是清谈的、雕饰的,但他却是清淡的、自然的。他宁愿过穷困的日子,自适其适,穿着破鞋子在山里云游,过着跟老农“相对无杂言,但道桑麻长”的日子。

陶渊明唯一过分的嗜好是他喜欢喝酒,并写了太多和酒有关的诗。在他一百一十四首的五言古诗里,“酒”字出现三十一次、“醉”字七次、“醪”字三次、“酣”字三次、“酌”字三次、“醇”字一次。他的儿子都是笨蛋,没有一个能“臣得其酒”式地继承他的一切。他在六十三岁时死去,死前写《自祭文》,说“匪贵前誉,孰重后歌”,表示对生前死后的声名都不在乎。这种旷达,在他《挽歌诗》里也如出一辙:“千秋万岁后,谁知荣与辱?但恨在世时,饮酒不得足!”

陶渊明在青年时代是豪气十足的,所谓“少时壮且厉”“猛志逸四海”。他四十一岁后退隐,人生境界更上层楼。我最喜欢他的《拟古》九首中的最后一首:

种桑长江边,三年望当采。

枝条始欲茂,忽值山河改。

柯叶自摧折,根株浮沧海。

春蚕既无食,寒衣欲谁待?

本不值高原,今日复何悔?

陶渊明诗里说他在长江边种桑树,种了三年,刚要收成的时候,忽然山河变色,桑树“柯叶自摧折,根株浮沧海”,一切成绩都漂失了。但他并无悔意,因为“本不值高原,今日复何悔”——本来就不在安全地带种树,又有什么好后悔的呢?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章继续阅读!若浏览器显示没有新章节了,请尝试点击右上角↗️或右下角↘️的菜单,退出阅读模式即可,谢谢!

如遇章节错误,请点击报错(无需登陆)

新书推荐

盘星记 被血族校花看上后,我人麻了 贝贝漫游魔法星空世界 不小心把少爷的鱼塘炸了 妖怪被迫营业的那些年/我出牢狱的那些年 冤种玩家的人生模拟器 机械武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