异族小说

招了再说 (第1/2页)

天才一秒记住【异族小说】地址:www.1uzu.com

尉缭(公元前4世纪)的《尉缭子》,是一部被小看了的著作。它一直被视为假书,不被重视。1972年4月,在山东临沂银雀山的一号、二号汉墓里,发现了一批竹简。由于竹简中汉武帝元光元年(公元前134)的历谱,可以断定这批竹简是两千一百年前就已流传的文献。又由于竹简中用字不避汉朝皇帝的讳,又可以断定竹简的古书都早于汉朝。再往上推,秦二世在位三年,秦始皇在位三十七年。上距战国,不过四十多年。四十多年又值秦始皇统一思想,没人有闲工夫造假书。所以竹简中的古书,都是战国以前的原装货,应无疑义。这批竹简中,有古书《尉缭子》。《尉缭子》一直被许多大牌学者如钱穆等人怀疑是后代假造的书,是伪书,并且说得头头是道。但是这批竹简一出土,证明了真金不怕众口铄。大牌学者也,不过大言欺人而已。

如今《尉缭子》出土了,我们当然要恢复它在古书中的应有地位。《尉缭子》已确定是梁惠王年间(公元前370—前335)的作品,它的价值,是大可肯定的了。

《尉缭子》虽然是一部以兵学为主的名著,但是它的论点很宽,讨论到人间许多问题。例如在《将理篇》中,就有这么一段:

笞人之背、灼人之胁、束人之指,而讯囚之情,虽国士,有不胜其酷而自诬矣!

这就是说,在刑求之下,即使英雄豪杰,也受不住而要承认自己并没犯的罪。《尉缭子》这段话,显示了早在战国以前,中国已经不乏用刑求造假案的现象。这是细读古书所得到的一个结论。

在另一方面,细读古书,却又得到另外一个结论。《旧唐书·狄仁杰传》,写“国士”狄仁杰被来俊臣诬以叛乱,在牢中承认造反。武则天——

乃召见仁杰,谓曰:“臣反何耶?”对曰:“不臣反,死笞掠矣!”(《太平广记》“来俊臣”条下引《御史台记》的对话是:“乃召见杰等曰:‘卿承反,何也?’杰等曰:‘向不承,已死于枷棒矣!’”)

这就是说,在牢中若不先承认叛乱,早就被刑求致死了,再也没机会出来喊冤了。狄仁杰的例子,说明了“国士”有时自诬,不在“不胜其酷”,而在“爱其死有以待也”、而在出狱以后跟你算账。君子报仇,十年不晚。君子志在多活十年,不志在死于来俊臣的手下。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章继续阅读!若浏览器显示没有新章节了,请尝试点击右上角↗️或右下角↘️的菜单,退出阅读模式即可,谢谢!

如遇章节错误,请点击报错(无需登陆)

新书推荐

盘星记 被血族校花看上后,我人麻了 贝贝漫游魔法星空世界 不小心把少爷的鱼塘炸了 妖怪被迫营业的那些年/我出牢狱的那些年 冤种玩家的人生模拟器 机械武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