异族小说

十一、立嗣的风向标 (第2/3页)

天才一秒记住【异族小说】地址:www.1uzu.com

前面那个举报崔琰的人后来又向曹操报告,说崔琰仍然心存不满,曹操大怒,想杀崔琰。崔琰是冀州名士,曹操不想公开杀他,就派人到狱中转达自己的意思,希望崔琰自己了断,可是崔琰并没有领会。过了几天,曹操得知崔琰还活着,怒道:“崔琰,一定让我动刀子吗?”曹操命令狱吏将这句话带给崔琰,崔琰说:“我真笨,不知道曹公原来是这个意思啊!”崔琰于是在狱中自杀。

在曹魏政坛上崔琰绝不是一般人物,他的死是当时一个重要事件。作为本地名士,又是大学者郑玄的学生,崔琰很有影响,袁绍父子当年对他都礼遇有加,曹操得冀州后对崔琰加以重用,在曹魏的政治阵营里,冀州本土派显得并不重要,与其他州人才辈出相比,出身于冀州的只有崔琰、邢颙、崔林等少数几个人而已。

曹操因为一件小事就将崔琰杀了,并不是他对崔琰个人有什么成见;相反,长期以来曹操对崔琰的才干和人品都相当欣赏,在很多方面都对他很倚重。崔琰很熟悉冀州事务,曹操让他担任冀州别驾,曹操以后外出征伐,留下曹丕守邺县,都让崔琰辅佐曹丕。史书上说崔琰“清忠高亮”“高格最优”,说明他是一个正直敢言的人,他曾经厉色劝谏过曹操,也当面批评过曹丕,但曹操对他的欣赏一直不改。

一次,匈奴使者来拜见曹操,曹操这个人长得不好看,个子矮,长相没有威仪,而崔琰身材高大,浓眉重目,还有四尺长的胡须,很有气质,曹操就让崔琰假扮自己,而自己捉刀立于一旁。会见完毕,曹操派人问匈奴使者,让他谈谈对魏王的印象,使者回答:“魏王风度不一般,但旁边捉刀的那个人更有英雄气!”曹操听说后,赶紧派人追杀了这个匈奴使者,这就是“捉刀”这个典故的来历。这件事记载在史书里,虽然类似于民间故事一类,真实性不强,但可以得知崔琰生得的确仪表堂堂,很有威仪。魏国建立初期曹操委派崔琰负责人事工作,他在这个岗位上工作了十多年,很多官吏都是经他之手选拔的,由于他清廉忠正,朝廷因而提高了声望,大家都称赞他的公平。

曹操怎么会听信一件捕风捉影的事就杀掉这样一位重臣呢?更何况他还是曹植的姨父,论起来两家还有亲戚关系。事情的确很蹊跷,但如果考察一下此前不久刚刚发生过的另一件事,也许就能找出问题的答案。

就在曹操晋爵魏王的前后,有一天曹操登上铜雀台远眺,看见曹植的崔氏穿得很华丽,而曹操一向要求身边的人勤俭节约,看到崔氏这样曹操很生气,就因为这个把她赐死了。

发现有人不遵守自己的指示,无论作为魏王还是作为家长,都可以把她叫过来批评一顿,直接把她杀了,这确实有点不可思议。崔氏就是崔琰的侄女,她的死已经是个信号了,崔琰现在也被曹操杀了,这个信号更被放大,他们都不是因为个人原因被杀的,他们都与曹植有关。曹操已经决定立曹丕为太子,现在做的都是围绕着这件事进行。

崔琰虽然支持曹丕,但他犯了一个忌讳,不该把自己的意见公开。当崔琰以露板的形式表明自己的政治立场时,曹操的反应很有意思,一边说崔琰公正坦荡,一边又表示叹息,这其中便暗含了某种深意。崔琰把自己的政治立场公开,不仅让曹操感到尴尬,而且让曹操想到他不是真心,而是作秀。如果崔琰支持曹植,曹操也许不会多想,这是人之常情,他支持曹丕,并且把这个告诉给所有人,曹操认为他心里有想法。

所以,曹操认为崔琰从内心里是支持曹植的,以崔琰的政治影响力,日后如果曹丕被选为接班人,这必然是一个负面因素,因此需要提前除掉。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章继续阅读!若浏览器显示没有新章节了,请尝试点击右上角↗️或右下角↘️的菜单,退出阅读模式即可,谢谢!

如遇章节错误,请点击报错(无需登陆)

新书推荐

独钟 漫威世界的御主 遇见你何其幸运 轩辕·绝 影后虐渣成神记 老实人不背锅[快穿] 论日常番主角与运动番的适配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