异族小说

第二卷 鸾凤和 第二十四章 倦柳荷风急 (第1/16页)

天才一秒记住【异族小说】地址:www.1uzu.com

关于迁都北平一事,朱瞻基和父王朱高炽的意见大相径庭。

太子朱高炽喜文,自幼生长于南京,对虎踞龙盘的金陵情有独钟,认为国泰民安之时迁都不免劳民伤财,一旦迁都,北平行在的财赋供给和人口都不足。

尤其,迁都会导致增加大批官僚及其家眷,牵扯到驻军和相应的供给,以及与之相关的河运、海运、工农商兵种种,都需要扩大数倍规模,触及方方面面的利益,等等,旷日持久,所费靡多,可能会令本来大好的局面生出变故。

他不想迁都,在北平行在开始建的时候,就持反对意见。

不过,他这个意见只能偷偷在家说,他还没有胆量敢跟自己的父皇唱反调。

皇太孙朱瞻基文武双全,不仅出生在北平,永乐八年在永乐帝朱棣亲征蒙古时,曾在尚书夏原吉的辅佐下留守北平,学习处理日常政务,之后,也经常随帝往返于两京之间,谈论治国方略,因此对于迁都之事,他和祖父看得一样长远。

当时,大明朝的威胁主要是北方的鞑靼、瓦剌,永乐帝之所以特允在辽东开衙建府,就是希望通过辽东的经营,筑起一堵坚固的边防,不仅阻止鞑靼、瓦剌的窥视,还能够东连女真、朝鲜,形成有效震撼,让觊觎大明江山的北方势力不敢骑马南下。

因为这个特殊的原因,如果帝王继续坐镇金陵掌控难免顾此失彼,纵使外乱不生,内乱也难保不起,很难说拥兵自重的诸王或者他们的子孙会不会生出异心,再发生当初燕王起兵的靖难之事。

而且,如果不定都北平,将镇守辽东一处疆域的亲王们分封中原,导致北边防线空虚,万一有点什么事,就容易战火蔓延,因此,迁都到塞外和辽东进入中原必经之所的北平,将军事主力部署在长城一带,把从前在后方的国都改到前方,无疑更利于开疆拓土,也更能形成震慑。

因此,朱瞻基和他的祖父永乐帝朱棣一样,对迁都乐见其成。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章继续阅读!若浏览器显示没有新章节了,请尝试点击右上角↗️或右下角↘️的菜单,退出阅读模式即可,谢谢!

如遇章节错误,请点击报错(无需登陆)

新书推荐

八零管家小娇妻 诸星见我[星际]/星际社会反派禁止[穿书] 被读心后我成了宫斗文团宠 大唐:捡个小兕子,一不小心滴血认亲? 七零旺夫生活 乙女游戏逃生版[无限] 迷雾世界:开局成为仙级炼器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