异族小说

弱德之美 (第2/2页)

天才一秒记住【异族小说】地址:www.1uzu.com

他因为《中国孩子》被赋予“抗议歌手”的形象,而后,当更多的人期待他成为“民谣斗士”的时候,他却戛然而止,不愿进入公众的惯性,为一张标签夸张自己的感情。折回自己内心田园,他写出《牛羊下山》,“明月出天山,胡窥青海湾”,青春做伴,描摹那些远古的成熟与朴实无华,让人想起牧歌、《诗经》和故乡。

“人要时刻警惕,不要为了一个角色而骑虎难下”,这些话听起来像大师的箴言:“我情愿像一团泥那样瘫软在自己的幸福中,也不愿成为广场上站得笔直的塑像。”

一曲《九月》,唱成经典。对于词作者海子,这位让无数人顶礼膜拜的诗人,周云蓬有自己的认知。他说海子身上缺少一种烟火气,就是人间烟火,不适合日常阅读。就像不能在一房间里点上一盏探照灯,太耀眼。“海子太抒情了,不够泥沙俱下,就像肥沃的土壤上会有一层层的烂树叶堆积,海子缺少那种复杂和多生态。如果多活二三十年,更复杂多态,诗的光辉淡一些,可能更伟大。”

这就是一个盲人对世界的态度,平实、坦诚,心明眼亮。反观周云蓬的身世,要在他那样艰难的生活中保持平和,汲取审美的养分,就像要从钢铁中咂摸出泉水的味道,但是他做到了。古诗词学者叶嘉莹教授在词学批评上有一个美学概念:弱德之美。弱德,是指人在苦难处境之下,仍然有所持守、有所完成的一种品德。弱德之弱,不是贫弱,在无常的命运面前,人力难以抗争,必然是一种弱,一如周云蓬的盲。但即便如此,我们还是可以遵循内心的操守,诚实,向善,隐忍和坚持,维护自己对美的欣赏和渴望,自尊而体面地活下来,这便是弱德。

弱之为德,在中国传统上自有渊源。只是现代社会,举世以“强”为尚,弱成了一种屈辱和羞耻,遑论弱德。可是只有上帝才知道,任何“强”都只是少数和暂时的,对更大多数人、更漫长的人生而言,“弱德”才是一种更现实、更安详、更慈悲的人生态度。

在《春天责备》的扉页上,周云蓬写下一句话:“我但愿能置身于审美的光明中。”合上书本,我心悦诚服:他做到了。双目失明的他,比健全的我们更接近审美的光明。但愿他能像《乐士浮生路》里那些哈瓦那的老头老太太一样,唱到生命的终点,对着死亡开心地张开无牙的嘴。

如遇章节错误,请点击报错(无需登陆)

新书推荐

病美人替身不干了 穿成被毒哑的女配后 十方乾坤 魔尊只想当咸鱼 主角攻受又爱上了我[快穿] 死囚营:杀敌亿万,我成神了!李道安远伯 偶然相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