异族小说

第十三章 受侮辱的天蓝色客厅 (第2/5页)

天才一秒记住【异族小说】地址:www.1uzu.com

来朗布耶家做客的女士们,一见面就接吻,互相称呼“我亲爱的女才子”,这很快成了一种时髦风气。“女才子”这个词很讨巴黎人的喜爱,它作为拜访朗布耶客厅的女士们的固定绰号永远流传下来。

为了对女才子侯爵夫人表示尊敬,那些来访者写了许多琅琅诗篇,诗人并称她为迷人的阿尔唐尼斯,这个词是她的名字凯特琳的字母颠倒移植。为了在母亲的沙龙里庆贺她的年轻的女儿朱利·朗布耶的出众才华,诗人们编了一个诗的花环。在这些献诗的后面,紧接着的大半是侯爵们杜撰的风雅俏皮话。这些咬文嚼字的俏皮话意思是那样的艰涩,要想弄懂它们,需要长篇说明。当然,也有被拒之于沙龙墙外的人们,他们坚决地说,这些俏皮话简直愚不可及,其作者都是些极端的平庸之辈。

直到如今,如果在献诗和俏皮话之后凯特琳·朗布耶和自己的战友们不再认真地热衷于文学,此等事似乎无关紧要。然而,天蓝色的客厅里却高声朗诵起文学新作品,并且进行讨论。于是乎形成一种舆论,这舆论在巴黎便成为必然的现象了。

愈往后,愈讲究风雅;沙龙里谈话的思想内容,变得越发费解难测,思想的表现形式,也愈益诡谲奇巧。

女才子们照脸的普通镜子,在她们的语言里变成了“娴雅的顾问”。当夫人听见侯爵一句恭维话,便回答说:

“侯爵,请您把殷勤的柴棒添加在友谊的壁炉里。”

朗布耶的沙龙和其他仿效朗布耶举办的一些沙龙,它们的真正先知是戏剧家乔治·斯居戴利的妹妹,某某夫人。乔治·斯居戴利之所以闻名于世,乃是因为,第一,他自以为他不单是一个戏剧家,而且是法兰西首屈一指的戏剧家;第二,他叫人觉察到,他并没有一点戏剧才华;第三,他惹人注目的原因是,当高乃依的最优秀的剧本《熙德》刚刚问世不久,斯居戴利便竭尽全力企图证明,这个剧本道德败坏,甚至不配叫作戏剧,因为它不是按照亚里士多德的“三一律”写成的。就是说,这个剧本缺少地点、时间、动作的三个整一。确实,斯居戴利最后一事无成,因为即使求助于亚里士多德,任何人任何时候也不能证明这类的作品不是剧本:那种受欢迎的、用优美的诗句写成的、兴味盎然的、其中有赢得观众的、体形俊美的角色的作品。无怪乎我的主人公——王室侍从兼宫廷室内陈设商后来悄悄地说,所有这些亚里士多德的法则都是些纯粹的无稽之谈,并说世上只有一个独一无二的法则,那就是剧本必须写得有才气。

是的,心怀嫉妒的乔治·斯居戴利有一个妹妹,名叫玛德莱娜·斯居戴利。她起初是朗布耶沙龙的客人,后来她自己举办了自己的沙龙,年长之后,她写了一本小说,名叫《罗马史》。其实,她的这本书与罗马历史风马牛不相及。书中所描写的是貌似罗马人的巴黎贵人。小说写得极其风雅、虚假、浮夸。巴黎人读它读得入了迷,对于太太小姐来说,这本书简直成了手头必备的读物,何况第一卷还附有那样精美的插图,如同讽喻性的“情感图”一般,上面画着“爱好河”、“冷漠湖”、“情书村”之类。

一大堆乌七八糟的东西闯进法兰西文学,胡言乱语塞满了女才子的头脑。尤有甚者,玛德莱娜·斯居戴利的追随者彻底搅乱了语言,甚至攻击起正字法来。一个女士的头脑里,孕育成熟了一个出色的设计方案:为了使妇女容易理解正字法(因为妇女比男人永远落后一大截),这位女士建议妇女按单词的读音写字。为这个方案大声疾呼的女士的嘴还没闭上,女才子们便灾难临头了。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章继续阅读!若浏览器显示没有新章节了,请尝试点击右上角↗️或右下角↘️的菜单,退出阅读模式即可,谢谢!

如遇章节错误,请点击报错(无需登陆)

新书推荐

蛇君大人轻点宠 崛起复苏时代 你就是这样救赎的[快穿] 我有三个大佬叔叔 万古之王 归向 把我的老婆还给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