异族小说

三个强盗 (第2/8页)

天才一秒记住【异族小说】地址:www.1uzu.com

今年不景气,招工名额少于往年,难得揽到一份活。这一带,家庭经济如今已经到了不外出做工就难以维持的地步。这里原来都是些土地不到一公顷的小农户。在一年有三分之一时间盖满冰雪的这块土地上,除了稻谷以外,只能种些耐寒性强的稗子和大豆。政府实行的减反政策①,挫伤了农民种稻谷的积极性。当地的土地陆续被各地的国营或私人大资本企业开发,农民相继离开家园,昔日“土地就是生命”的传统观念丧失殆尽。

注:第二次世界大战后,日本政府对大米生产实行了价格补贴政策。这种政策刺激了稻农的生产积极性,促进了大米生产。但是,由于居民饮食结构的变化,大米需求量相对减少,出现大米“过剩”。因此,日本政府从1969年度起,采取了缩减大米种植面积的措施,鼓励稻农转种其他作物或休耕,对这一部分土地给予每十公亩三万五千日元的奖励补贴金。这一措施就是“减反政策”。“反”是日本土地面积单位,一反大约合十公亩。

在这块土地上,农民们清晨顶着繁星出工,夜晚披着月光归来,从事艰苦的农业劳动。可是,收获的米却全部卖给政府,自己不能自由买卖;蔬菜的售价也总是忽起忽落。与其被土地绑住身子,干那种苦不堪言的农活,倒不如干脆进城打短工,还能赚到一笔现金,

由电视机引起的追求城市生活方式的风潮,袭遍日本每个偏僻角落的农户渔家,摧垮了朴素的自给自足的生活习惯。人们通过电视,接受现代文化生活的洗礼。虽然身在穷乡僻壤,心却与城市生活脉脉相通。对金钱的需求,也从原来的只求维持最低生活的低标准,发展到要与现代化城市生活相媲美的高标准。这样,外出做工形成一种风气,在农村里滋生蔓延。有的地方,本来只是在农闲期间离乡,现已发展为成年累月外出;原是厂方根据农活的忙闲来招工,进入不景气时期,反倒是农民根据厂方的需求而去应募。这样,找到工作的人尚好,找不到工作的农民,由于思想早已离开土地,不肯再回到田里无所牵挂地务农。外出做工不仅夺走了农民的土地,也熄灭了他们的劳动热情。

就这样,三个人都被招工人宣传的“优厚待遇”所迷惑。这次招工没有通过职业介绍所,他们只是妄信了来人“登记事业斡旋指导员”这个职衔。这是什么职衔?登记什么?谁都不晓得,稀里糊涂地报了名。这里也有一种诱惑力:不通过职业介绍所,收入的现金无须纳税。

临出发的时候,指导员说合同中“往返旅费报销”的旅费,在到达工地前,需要应募者暂时自理。无奈,人们只好把家里仅有的钱凑到一起,买张去东京的火车票。他们对来汽车站送行的妻子千嘱咐万叮咛:“只要挣了钱,马上就寄来,你要把家照看好。”已经看不见汽车的影子了,妻子依然伫立在旷野里的车站处翘首眺望,样子着实可怜。妻子为了给丈夫买张去东京的车票,连孩子求学的伙食费都添进去凑了数。“不管干什么活,一定得挣钱寄给家里”,他们暗下决心。

然而,应募者们却被带到东京都和崎玉县交界处的工地。居住环境简陋,如同预制板搭的临时营房,室外下雨,屋内打伞;十个人挤在十二张席舖大小的地方,简直就是“窝棚”。

工作是清理建筑工地和挖坑。合同规定日薪五千元,可每周只三天有活干。一旦没有活,照样要交付伙食费和其他最低限度的生活费。工地里还有“赊帐”的名堂,从伙食费、洗澡费、行李费到买肥皂、毛巾、手纸之类日用品的钱,统统由日薪中扣除,价格比市价高出百分之二十到三十。更苛刻的是,工头们巧立“关照费”的名目,从工人的日薪中揩十分之一的油。这样,钱到了工人的手里就剩不了几个了。就是这点钱也攒不住,倘若接连几天没活干,还得靠借支度日。

尽管条件恶劣,他们还是含苦茹辛地干了两个月。他们知道,不景气的凄风愈刮愈烈,即便离开此地,也揽不到活计可干。合同没有兑现,苦楚也无处诉说;看工地的气氛,一旦失言,还不知道要闯出什么大祸。工棚管理员就是个流氓。

三人节衣缩食,总算从贫困的生活中挤出四、五万元,先后汇给家里。干了两个月,手头只剩下四万块钱。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章继续阅读!若浏览器显示没有新章节了,请尝试点击右上角↗️或右下角↘️的菜单,退出阅读模式即可,谢谢!

如遇章节错误,请点击报错(无需登陆)

新书推荐

独钟 漫威世界的御主 遇见你何其幸运 轩辕·绝 影后虐渣成神记 老实人不背锅[快穿] 论日常番主角与运动番的适配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