异族小说

四、人谋不臧 山穷水尽 (第2/23页)

天才一秒记住【异族小说】地址:www.1uzu.com

关:这更不成话!我们是美国的保护国吗?我们的内乱,要人家帮我们打,这是中国人说得出口的话吗?至于援助不力,我们四五百万陆军,大部份装备是美国的;几百架飞机与机械化部队全是美国的,还要怎样援助?难道要把人家的国防武器,全部送给我们才是援助有力吗?再说:共军得到苏援又有多少呢?除了林彪的「四野」是苏联将日军留在东北的武器装备之外,陈毅、刘伯承、彭德怀的三个野战军,不全是我们替他们装备的吗?因为从战争开始到大陆失尽,哪一次战役,哪一个城镇是因粮弹缺乏而致失败?许多地方都是把大批物资留下来,让敌人掳了去,这能说美援不足吗?至于徐蚌会战之败,数十万大军被围,表面上看来是弹尽粮绝,实际上则是后勤中断,运输失灵。美国人不能帮你娶了老婆,又包你生儿子呀!送了老婆给你,你生不下儿子这又怎可怨人?再退一万步说,美国就算可以出兵帮我们打内战,陈诚总长不是说过「三月扫蕩,六月肃清」的话吗?这是全世界报纸上都刊登了的谈话,而且不止一次这样说的。照陈诚所说,美国兵还未登陆,共产党已经肃清了,还要他们来干啥?所以当时共产党称陈诚为运输总长,要发勛章给他呢!总之是自己不成器,打了败仗,失了大陆不知自罪、自责,反要怨天尤人,这是一个勇于负责的好汉所应说的话吗?

问:有人说,政治不修,官吏贪污是失败之主要原因?

答:是次要原因,决不是主要原因。因为政治是慢性的,军事是急性的。政治的好坏,与统治权的盛衰,要经过一个很长的时间才能见效,历史上各朝代之兴亡莫不如此。书生论政,多好谈孔孟的仁义,说什么「孔子为鲁司冠三月而鲁大治,道不拾遗,夜不闭户」。根本上就不可能,试问当时交通不便,通讯靠人力兽力,孔子就算有绝妙好计,三个月能将政令传达到鲁国每一个地方已经不易,怎么三个月内就能大治到「道不拾遗,夜不闭户」?孟子的公孙丑章,说齐王如何可以王天下的话,都是不切实际的。由春秋战国到今日,从来没有一个开国之君是用孔孟这套迂腐的办法得天下的,都是用兵家法家的方法手段而成功的。等到天下得到了,为了要安定社会才把他两位老夫子搬出来。故孔孟之说,教人立身处世可,无内忧外患时用以治国可,要把那一套拿来开国平天下决不可。不过,孟子批评周公的几句话,我们今日倒是用得着的:「君子之过也,如日月之蚀,人皆见之,及其更也,人皆仰之」。希望我们的「君子」能虚心检讨,勇于改过,不要把失败的责任,推到人家身上去;尤其不要推到大陆人民身上去;更不应该推到士兵身上。「前方有罪罪在朕躬,朕躬有罪无以前方」,这是书经上的明训,想大家应该明白。

张:大陆之失,既然经济、政治、美援关係都小,请问将军究竟什么是主要原因?

答:最主要原因是军事失败。因为军事是急性的,胜败见效明快,而影响我们军事失败如此快速的原因,我决非出于个人恩怨,今日陈诚先生已作古,天大的个人恩怨都应该一笔勾销,但要追究数百万国军在大陆败亡的根本责任,陈诚是万难卸责辞其咎的。大的道理在此不必谈,我可以略举几桩事实为例:

(一)轻敌。对共军的战力估计错误,所以才会说出「三月扫蕩,六月肃清」的大言;所以才会急不及待的裁军、缩编,设立军官总队。把抗战中在敌后打游击的部队,一概叫游杂部队、全不要;又将东北数十万武器装备训练都是第一流的伪军不要,使林彪垂手可得。在力量上一消一长,便造成以后的形势转移,优劣换位。

(二)小聪明,大愚蠢。裁军与缩编之不公平,有目共睹。抗战八年,出生入死的所谓「杂牌军」,大都裁并到「土木工程系」的部队,将几万人扩充到几十万人,升官扩充不是靠战功,而是靠派系背景、人事关係。这样一来,造成两种心理,做惯了太平官,不是靠战功升官的人,不需要在战场上与人竞争,坐着可以升官,打起仗来有生命危险,他们不需要打仗。另一种倖而没有裁併,或经过裁併再于戡乱战争中起用的部队长,前者兔死狐悲,后者受过教训,他们都不愿意再打仗。因为打胜仗对他们没有好处,打败了便完了。这样一来,一半人不需要打,一半人不愿意打,合起来(除了少数人之外)便成了大家都无心去打。兵随将转,将领们的将气衰颓,士兵们的士气自然不振。这一种事实表现于战场的是战斗力脆弱,应该攻的攻不下,应该守的守不住,战斗与战术脱节,指挥官的计算作不了準,如是一败再败。表现在后方的,南京军官总队的被裁军官,备祭文到中山陵哭陵的那一幕震动全国的大悲剧上演之后(全国报纸均以头条新闻报导此事),悲愤不平之气到了最高峰,已经不振之士气,从此更加不振。于是,「有敌有我,无敌无我」的口号发出来了;要求政府「杀陈诚以谢国人」的舆论也发出来了。这是众人皆知的事实,绝无半点个人恩怨。这个时期我们完全变成田单初伐狄时,鲁仲连所谓黄金横带的情形;共军则变成春秋时代的赵国一样,于未被秦昭王乘白起长平之胜灭亡,变成打蛇未死二次再来,其兇狠可知,未知大人物看过以上两则历史故事否?

(三)因嫉误国。在东北战场上,到处打败仗,只有陈明仁守四平街打了一次胜仗,使东北战场的士气受到鼓励,于情于理都应破格奖励;纵有过错,也应隐而不宣。可是,陈明仁一手接受青天白日勛章,一手又接到撤职查办的命令,原因是陈明仁于战时擅自动用了美援物资,作为打仗之用(如在战况紧迫时,以麵粉包作巷战工事之沙包等)。参谋总长陈诚为了要在东北战场立威,带着他的心腹罗卓英去坐镇东北,一心以为把打胜仗的陈明仁撤职查办了,那些打败仗的将领自然而然会乖乖的听话。在这个时候还发他妒嫉的本性!陈明仁被撤职后,来南京晋见蒋公,蒋公问他不在东北作战,跑来南京何为?陈明仁说出被撤职查办,来京听候处分的。蒋公惊奇的说「这是谁下的命令?」蒋公竟完全不知。有些好事的传说陈明仁要把青天白日勛章,在国民政府门口摆个摊子拍卖,弄得全国沸腾,群情愤慨,这都是陈诚的杰作。这事影响所及,以后大家都说胜仗打不得,打了胜仗要撤职查办;陈明仁更不敢打仗了,恐怕再打胜仗连头都要被杀。所以陈明仁后来跟随程潜在湖南投共,中枢虽曾派人劝说他不可反,应该杀了程潜以立功,要他再打一次比四平街更好的胜仗。陈明仁只是哭,哭得像泪人一样,思前想后,还是跟程潜投共了,这究竟是谁把陈明仁逼反的?史记「秦将章邯败降项羽,初见羽面,流泪叙言赵高」。这种事竟又发生在戡乱史上,可见司马迁没有捏造。

(四)自毁将帅唯一的法宝「赏罚」。对赏罚这两个字,我有一个浅显的说明,带将带兵的人,就好是玩猴子耍把戏的人一样,一手拿着鞭子,一手拿着糖果,耍得好的赏予糖果,遇到懒猴或者耍得不好的,抽一顿鞭子。可是从抗战胜利起,由裁军至戡乱,掌握军权的人对赏罚二事则适得其反,这个猴子班哪有不收档的?因为事实证明,以后的赏罚,只凭个人爱恶,就似赛跑的奖品一样,还没有吹口哨起步,已经把锦标内定了发给自己心爱的人,请问还有谁人肯跑?

在戡乱中期,我曾为此事犯颜力陈过一次,宋希濂、李玉堂、黄维均在座。吾人今日遇到旷世狡顽之敌,任何私人恩怨爱恶都要放下,否则只有同归于尽。值此非常之敌当前,只有用非常之法对付;应以打仗第一,军功至上来激励士气。效秦国「非军功不爵」之法;仿吴起佐魏,订下每年举行之「庙宴」,只有功者可参加,无军功者官位再高也不得参加。我主张只问功过以定赏罚,不论出身地域而定升降。仗打得好的向上升,部队尽量扩充;打败仗的惩罚,官向下降,甚至撤职议处,部队削编或撤消番号。令其在战场上去竞争,他就是不为党国打,也要为自己打,将不选自良,兵不选自精。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章继续阅读!若浏览器显示没有新章节了,请尝试点击右上角↗️或右下角↘️的菜单,退出阅读模式即可,谢谢!

如遇章节错误,请点击报错(无需登陆)

新书推荐

身穿成娇软作精从荒野求生爆红 随军快孕,漂亮军嫂被冷首长宠爆 万人迷主播她随机直播,大哥狂追 她和白月光男神HE[重生] 爱不轻许 我只是个背景板啊[快穿] 这个角色的人设不对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