异族小说

(二十七) 进退失据 (第2/4页)

天才一秒记住【异族小说】地址:www.1uzu.com

那么荀彧是这样的一个人,有智慧、有理想、有远见、有担当,所以曹操对他信任有加。何况荀彧这个人出身东汉名门之后,道德品质又好,人缘也好,名气也大。那么有了这么多的条件,跟曹操又是这么铁的一个关系,因此董昭在要提出让曹操晋封魏公、建立魏国这样一个建议的时候,他首先想到的人就是荀彧。

*建安十七年,董昭一班人为了拥立之功,向汉献帝提议,封曹操为魏公,加九锡。如果曹操封了魏公,就表明他可以拥有一套自己的班子,建立自己的国家和政府,在大汉王朝中建立一个“国中之国”。这在当时是冒天下之大不韪的事情,而董昭的这个提议出来后,身为曹操重要谋士的荀彧对此是如何反应的呢?

董昭去向荀彧征求意见,实际上他的意思也不是征求意见,是什么呢?是希望荀彧挑头来做这件事,由荀彧领衔给皇帝上表章,这是他们希望的事情。但是结果怎么样呢?结果荀彧反对。荀彧是怎么反对的呢?荀彧对董昭说:曹公兴义兵、除暴乱、平天下,为的是什么?为的是匡复汉室,维护国家,我们曹公秉持的是忠贞,坚守的是退让,他是一个忠臣啊,这是我们曹公高尚的道德品质。君子爱人以德,一个君子真正爱一个人,不是说给他增加这个官衔,增加名誉地位,而应该是帮助他完成自己的道德理想,保证他做一个有道德的高尚的人,这才是君子应该做的事情啊。既然我们曹公是如此的高尚,——他意思没有明说,那意思是——你们为什么要拉他下水呢?所以荀彧说了四个字:“不宜如此”,不好吧。

那么这段话,荀彧是对谁说的?表面上是对董昭说的,说你们这样做不好。但是实际上以荀彧之聪明,不会不知道封魏公、建魏国,那就是曹操的主意,是曹操自己想做的,只不过曹操本人不便出来说。但是荀彧还要这样说,什么意思呢?他就是反对这个事。但是他不能直接地对曹操说你不应该这样做,因为曹操本人他没有说我要这样嘛,他只能装着曹操不知道这个事情,装着好像这些都是董昭这些人在那儿拍马屁,也希望曹操就此借坡下驴,阻止董昭他们的行动。

但是我们很清楚,封魏公、建魏国就是曹操想要的,所以董昭把这个话转达给曹操以后曹操非常生气,《三国志》的记载是“心不能平”,啊,黎叔很生气,后果很严重,严重到什么程度呢?就是正好这个时候曹操要征孙权,于是曹操就上表朝廷,让尚书令荀彧到谯县劳军;等到荀彧来到军中的时候曹操趁机把他扣留起来,说请你来帮我做参谋,不要回去了,实际上就是解除了他尚书令的职务;然后荀彧走到寿春的时候,一病不起;又过了没多久,神秘地去世,享年五十岁。

*曹操一门心思要封魏公、建魏国,荀彧却认为曹操本是大汉的臣子,现在的位置已经是登峰造极,不应该再得寸进尺了。曹操知道后,心情很不爽,找个理由将他贬职。于是,这个为曹操事业竭尽全力,又为曹操所倚重的智囊,居然在他迈入知天命的那一年,谜一般地死去。荀彧的死为后世留下一个历史之谜,荀彧是怎么死的?他的死和曹操有什么关系吗?

*易中天先生刚才讲到,在对待曹操封魏公的问题上荀彧采取了反对的态度,这让曹操很不舒服,找了一个借口把荀彧贬职,这位曾跟随曹操转战南北的一等一的谋士最终却神秘地死去。荀彧的死不仅是曹操集团的损失,也留下一个历史之谜,他是怎么死的?他的死和曹操有关系吗?

荀彧的死,历史上有多种说法。荀彧的本传,三个字:“以忧薨”,薨就是去世了,也就是忧郁而死,忧郁而死,郁闷而死,这是正史上的说法。那么《三国志·荀彧传》裴松之注引《魏氏春秋》的说法,说是曹操送了一个食盒,就是装食品的盒子给荀彧,荀彧打开一看,空的,服毒自杀。而且这个事情当时就搞不清楚,不要说我们现在,我们现在也是搞不清楚。第三种说法,当时就有人从寿春逃出去,去报告孙权,说荀彧死了,孙权问文荀彧怎么死的,说是曹操要荀彧谋杀伏皇后,荀彧不干,自杀了,当时就出了第三种说法。那我们就来看看这个荀彧到底是怎么死的。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章继续阅读!若浏览器显示没有新章节了,请尝试点击右上角↗️或右下角↘️的菜单,退出阅读模式即可,谢谢!

如遇章节错误,请点击报错(无需登陆)

新书推荐

独钟 漫威世界的御主 遇见你何其幸运 轩辕·绝 影后虐渣成神记 老实人不背锅[快穿] 论日常番主角与运动番的适配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