异族小说

第五章 帝国鬼才 (第2/14页)

天才一秒记住【异族小说】地址:www.1uzu.com

高澄担心不无道理,现在邺城正在大杀保皇派,这个时候告诉常年得不到升迁的慕容绍宗进京升官领赏,人家相信吗?就怕官印没拿到,脑袋先丢掉。

陈元康微笑道:“主公大可放心,绍宗知道元康蒙主公信任,前些日子派人送我黄金。”说到这儿,陈元康发现高澄脸色一变,赶紧继续说道:“当下正值人心不定的关头,我怕严词拒绝会引起疑心,故而暂时收下黄金并写了回信。主公尽管任用,不必担心。”

高澄神色缓和下来,早听说陈元康爱财如命,收受贿赂,正所谓贼不打三年自招。不过,想想他的话不无道理,再者说爱财之心人皆有之,不爱财当官做什么。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吗?貌似说出来没人信。

朝廷使者到达慕容绍宗官衙,慕容绍宗正在照镜子。这位慕容鲜卑硕果仅存的后裔自诩王佐之才,年近半百仍然挂职一州刺史。仕途挫折不能怨保错人,他曾是尔朱兆最信任的谋主。若非尔朱兆不听话,高欢岂能崛起,人头不过囊中之物。最清楚慕容绍宗本事的人即是高欢。高欢并非小肚鸡肠之人,亦非轻信之辈。慕容绍宗搞不明白,为何高欢会听信他人谗言不用自己。慕容绍宗任青州刺史时有人对高欢说:“慕容绍宗登广固城长叹‘大丈夫有复先业理否?’”广固城曾是慕容南燕国的都城,身为慕容恪的子孙凭吊祖先的辉煌遗迹并不过分,至于那句话完全无中生有。从此,高欢不再信任他,东西魏历次大会战均无缘参与。作为一名渴望建立功业的战将心中难过和愤懑可想而知。他做过最大的官不过御史中尉,此后僻居徐州任刺史。南北朝的州划得很小,不是传统意义上的州,州刺史算不上地方大员,都督诸州军事和行台才是。

最近几天慕容绍宗忽然有些开窍,高欢不用自己是否与侯景有关。他最了解侯景的本事,知徒莫如师。他做过侯景的师傅。侯景不读书,酷爱排兵布阵,在尔朱荣帐下当差时常请教慕容绍宗兵法。青出于蓝而胜于蓝。慕容绍宗对侯景军事上的天赋大为惊叹。侯景不仅一学就会,还能举一反三。时间一长,慕容绍宗反过来请教侯景一些军事上的难题。

放眼东魏国,堪与侯景对敌的人只有慕容绍宗。心机深沉的高欢是否把自己压下不用而留给儿子高澄用。于是,前些日子慕容绍宗派人给高澄身边的大红人陈元康送礼试探。从陈元康回信的字里行间,慕容绍宗感觉战争和功业离自己越来越近。

慕容绍宗轻轻拢拢头,盯着镜中鬓角的白发。头上白发二十岁就有了,古人称少白头为蒜发,蒜者,算也,他就是天生的谋略家。慕容绍宗轻叹道:“有人少年得志,有人大器晚成。我算什么呢?早早成了名,这功业么?恐怕应在狗儿身上啦!”

慕容绍宗快马赶到京都,东魏各路军队集结郊区,粮草辎重堆集如山,一副打大仗的架势。高澄秘密召回留守晋阳的将军段韶,加之前来报道的慕容绍宗,邺城一时名将云集。

高澄派出十万军队,大军增设一个作战指挥部,指挥部由三人构成,大都督高岳、东南道行台慕容绍宗、军司杜弼。指挥部的设立上高澄煞费苦心。三人并无明显上下级关系。从职务上可以看出作战指挥部的奥妙所在。按东魏制度,大都督统率中央军,东魏的中央军即为六镇鲜卑兵,高欢的嫡系部队。行台乃中央派出的地方军事机构,掌握地方的军政大权。也就是说慕容绍宗统领东南战区地方部队,兼管后勤保障。军司相当于政委,文职人员,政工干部。杜弼另有一项重要的任务,协调高岳和慕容绍宗的关系。

慕容绍宗力压诸多东魏名将升到帅位,可见高澄的器重。明眼人瞧得出来,慕容绍宗是这一场战役真正指挥官。慕容绍宗倍感压力,他的部下,有前任指挥官高欢的妹夫韩轨、老将潘乐、名将之花段韶、王朝未来新星斛律光,参加过历次东西魏大战的各级战功卓著的将领。想让将士们认可,想让嫉妒的人闭嘴,想让人们歌颂赞美你,只有一个办法,打胜仗。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章继续阅读!若浏览器显示没有新章节了,请尝试点击右上角↗️或右下角↘️的菜单,退出阅读模式即可,谢谢!

如遇章节错误,请点击报错(无需登陆)

新书推荐

独钟 漫威世界的御主 遇见你何其幸运 轩辕·绝 影后虐渣成神记 老实人不背锅[快穿] 论日常番主角与运动番的适配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