异族小说

曼哈顿的故事 (第2/6页)

天才一秒记住【异族小说】地址:www.1uzu.com

由此可知,摩天大楼的建造,实际上在电灯问世之前就已经开始酝酿。不久后电梯的动力改用电力,大楼内的办公室也亮起了电灯。十九世纪末,建设大批高楼大厦的各种条件已经基本完善了。

建筑摩天大楼另一样不可或缺的东西就是钢筋结构。建筑需要先用铁条制作好类似于人体骨架的楼房框架,周围再砌上石头让它更牢固。这种施工方式和奥的斯发明的蒸汽动力电梯同时出现,使大楼的强度迅速增加,楼房越盖越高。以前的建筑物都是用石头堆砌而成的,建筑底层的墙壁厚达三米,并不适用于建筑高层大楼。

但这种强力钢筋骨架早期使用的是杂质含量很高的生铁,容易弯曲、断裂,无法承受太大的负荷,因此大楼一旦超过十二层,危险性就增强了。

但是,在爱迪生发明电灯的同一时期,钢铁冶炼技术也得以开发。人们发明出一种新技术,将空气强制输进炼铁炉内,以去除铁中的杂质,再加压锻造出柔软且承重量更大的熟铁。至此,建筑高层楼房的技术条件已经全部具备。剩下的就只是经济方面的问题了。

想让摩天大楼这种漂亮的建筑发展,电梯、电力、电灯、钢铁、制造钢筋骨架的施工方法,这五项科学技术缺一不可。另外还有岛上的地层条件牢固和当时所处的泡沫式经济繁荣两个必要条件。相比起这些,美国人想在自己的土地上竖立一座世界最高层建筑的自尊心和自我表现欲似乎显得更为重要。战后,日光灯取代了灯泡,空调设备更让高楼大厦和安全、普通的低层建筑没什么两样。不过摩天大楼文化在这些出现之前就早已经实现了。换句话说,摩天大楼的酝酿,并不是等待这些辅助科学条件都齐备之后再去进行的。江户时代的美国人,就像被什么魔力吸引着一样,在上述条件还在完善的过程中,便已急不可待地着手尝试各种创新和开发了。

即使进入这样的时代,纽约的建筑师们还是没能寻找到自己的风格。和十九世纪初一样,希腊式、罗马式、埃及式、中世纪哥特式的建筑风格,掺杂在每座高层大楼里,争奇斗艳。

为这种状况画上休止符、让美国的摩天大楼统一成一种风格的,是一九二五年举办的巴黎万国博览会。博览会上推出了一种叫做“装饰艺术”的新型设计方法。对于摩天大楼这种前所未有的最新科学,以及由这些楼群所形成的景观,它可以说是独一无二的最好的解决办法。“装饰艺术”为纽约建筑师们的灵感带来了决定性的影响,他们从这里汲取了巨大的能量。因此,从二十年代到三十年代,在曼哈顿一下子诞生了很多以“装饰艺术”风格为主的摩天大楼。诞生于美国的摩天大楼设计技术,至此才有了其特有的形象,形成了一种文化风格。这个时期,纽约建筑界以稳健的步伐陆续推出了许多杰出的建筑,如克莱斯勒大厦、帝国大厦等都是登峰造极之作。

“装饰艺术”设计方式,实际是受日本浮世绘的影响而产生的。其中采用了很多仿生物的有机曲线,而“新艺术风格”则是出于对“装饰艺术”的修正而产生的。这种风格的建筑中大量使用可大批量用统一制图方式生产出来的预制铁板、玻璃、石材等建材,使用最简单的形式批量生产,以此让各种材质达到最大程度的有效利用。因此,设计中使用的线条,都是标准的直线或用圆规画出的圆弧,而由这些图形所构成的机械设计图似的端端正正的空间,又由使用统一制图方式设计出的装饰图案来装修,堪称工业化生产在高层建筑里的运用,实施后很快就能达到熟练的地步。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章继续阅读!若浏览器显示没有新章节了,请尝试点击右上角↗️或右下角↘️的菜单,退出阅读模式即可,谢谢!

如遇章节错误,请点击报错(无需登陆)

新书推荐

穿成Alpha军校里的普通女生 发刀太多的我被迫救世 质数的孤独 攻略反派皇帝[穿书]穆烟 蒋介石怎样失去大陆 从钓鱼佬开始修仙长生 我们结婚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