异族小说

翻是波斯有逸民说李德润 (第2/8页)

天才一秒记住【异族小说】地址:www.1uzu.com

王衍还有一个爱好是微服出游。当时蜀人性好新奇,流行一种特别小的帽子,只能盖住头顶,一低头帽子就掉下来,号称“ 危脑帽”,王衍认为危字不祥,于是颁令禁戴。他别出心裁,喜欢戴大帽,后来人们只要一见戴大帽的就知道是他,他又令都城中人必须都戴大帽。王衍还发明了一种新式玩意儿,就是把头巾裹在头上,裹得尖尖的像个锥子,这或许就是土改、“ 文革” 时给“ 土豪劣绅” “ 地富反坏右”戴的高帽子的滥觞。后宫的女子,也都戴上金莲花冠,就是用金箔折成莲花状的帽子,再穿上道士服,把脸颊涂红,号曰“醉妆”。太后太妃游青城山,随行宫娥衣服上都画着云霞,飘然若仙。其好逸荒政,往往若是。

王衍要是生活在现代社会,可以做一名优秀的时装设计师,或是会所设计师,命运却使他做了一名帝王。这是老百姓的大不幸,然而他自己又何尝幸运?其下场很是悲惨,国家亡给了后唐庄宗李存勖,全家上下也均被杀害。庄宗本来应承,只要王衍归降,不失封侯之位,但因伶人进谗,庄宗还是背信弃义,杀了王衍一家。杀到徐太妃时,徐太妃说:我儿子带同一国诚心归降,你却如此无信,将来必遭报应。后庄宗果为伶人所弑。

王衍有一首《醉妆词》流行于世:

者边走。那边走。只是寻花柳。那边走。者边走。莫厌金杯酒。

词中的“ 者”,今天写作“ 这”。这首词篇制十分短小,却有一种豪宕不羁之气。我在北大读书时的老师张鸣先生,非常不喜欢这首词,但是我的至友陆杰,却觉得此词非常有帝王气象。陆杰可以找到他的知音,那就是古龙先生。古龙先生在《大旗英雄传》第二十一章《武道禅踪》里边,写到夜帝之子朱藻出场时,便是以手拍腿,高歌此词。古龙评价说:“这阙《醉妆词》,乃是五代残唐蜀主王衍所写,此刻在他口中歌来,果然有一种帝王之豪气。”

我也觉得这是一首好词,它展示的是抛开世间俗务,追求纯粹的快乐的生命精神。其实,如果一名帝王只是耽酒好色,并不是多坏的事情,最坏的是喜欢折腾,折腾老百姓,今天一个想法,明天一个主义,老百姓就没有好日子过了。孔子说过:“为政以德,譬如北辰,居其所而众星共之。”统治老百姓其实很简单,就是像北斗星一样端居天中,清静无为,不去多打扰老百姓的正常生活,与民休息,自然天下大治。这是题外话,表过不谈。

总结一下,前蜀是一个人情浇薄、习于奢侈的国度,它的君主后主王衍又是一个荒淫无道、不理政事的昏君。问题来了,这样的国、这样的君,值得德润为之守节不移,甘当遗民吗?

我们看一看陈寅恪先生《王观堂先生挽词序》就明白了。

王观堂,即学术大师王国维。他曾任清华研究院国学门导师,与梁启超、陈寅恪、赵元任并称四大导师。他本是前清秀才,后在上海东文学社得名学者罗振玉的赏识,由罗资助东渡日本留学。王国维在日本开始做甲骨文研究,暨宋元戏曲研究,后来终成大师。清朝虽亡,罗振玉却仍忠于清室,他得到已经逊位的末代皇帝溥仪的赏识后,便挈带王国维做了南书房行走的五品官。而到1927年,因先有军阀冯玉祥部下鹿钟麟,不顾国民政府与清室签订的《清室优待条约》,把溥仪和整个皇室赶出宫去,又有大学者叶德辉在湖南被枪毙,王国维深受刺激,选择于1927的6月2日,夏历端午的前二日,写了一封遗书放在口袋里,跟他的学生借了两块钱银洋,租了辆黄包车直到颐和园,在鱼藻轩边投入昆明湖自尽。昆明湖水并不深,但王国维是头下脚上,一头栽进去的,湖底的淤泥把他的口鼻塞住了,不旋踵即窒息而亡。尸体被捞上岸时,衣服还没有完全湿透,遗书的字迹也十分清晰,开头四句是:“五十之年,只欠一死。经此世变,义无再辱。”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章继续阅读!若浏览器显示没有新章节了,请尝试点击右上角↗️或右下角↘️的菜单,退出阅读模式即可,谢谢!

如遇章节错误,请点击报错(无需登陆)

新书推荐

独钟 漫威世界的御主 遇见你何其幸运 轩辕·绝 影后虐渣成神记 老实人不背锅[快穿] 论日常番主角与运动番的适配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