异族小说

34 洛阳 (第2/8页)

天才一秒记住【异族小说】地址:www.1uzu.com

洛阳位于伊洛两河的下游,自东周以来也有很多朝代将其作为都城,道路交通以及公共设施相对其他城市较为发达。隋炀帝篡夺帝位之后,下令在洛阳城建造宫殿,使之成为东都。同一年,他下令征发河南、淮北各地百姓一百多万人,从洛阳西苑到淮水南岸的山阳,开通一条运河,叫“通济渠”;又征发淮南百姓十多万人,从山阳到江都,把春秋时期吴王夫差开的一条“邗沟”疏通。这样,从洛阳到江南的水路交通就便利得多了。江南的丰富物产,通过这两条运河,源源不断地运到洛阳,再从洛阳发送到包括长安在内的北方各省,洛阳一时成为全国的经济中心。

当时的长安,像现在的北京,而当时的洛阳,相当于今天的上海。

那么高宗李治和皇后武氏,频频光顾洛阳,滞留不归就有了丰富的物质基础,长安作为首都,在二圣临朝的时代已经徒有虚名,各部只有若干人员跟太子一起留守。而帝国的政治中心,早就随着帝后转移到了洛阳。到了武氏称帝,改国号为“周“之后,这位千古唯一的女帝干脆定都洛阳,洛阳成为名副其实的武周帝国首都。

据说高宗本人并不偏爱洛阳,偏爱洛阳的是皇后武氏。而对于皇后武氏偏爱洛阳,常常滞留不归长安的说法有几个。第一个广为流传的版本是,武氏以阴谋的手段设计陷害先皇后和淑妃,一后一妃死得很惨,以致淑妃临死前发了毒誓诅咒道:“阿武妖猾,乃至于此!愿他生我为猫,阿武为鼠,生生扼其喉。”

自此以后,后宫之内不得养猫。即便如此,武氏仍不得安心,时时梦到废后废妃前来索命,故而她宁可长驻洛阳。

第二个深为大臣们相信的原因是,武氏出身寒门,其立后以及垂帘听政乃至登基,都遭到了以长孙无忌等陇西贵族的一力阻挠。陇西贵族的实力在长安四周盘根错节,而洛阳,则是他们的势力范围之外,所以武氏偏爱洛阳多过长安。

第三个迁都的理由应该是,长期在长安和洛阳两地周折,朝廷耗费过大,公文传递,官员过路之处,百姓付出甚多,以致朝廷连续几年给沿路百姓免税。为了节省开支,彻底迁都也是有好处的。

所以武氏为女皇的时期,武周帝国的首都不在长安,在洛阳。

静慈师傅带着慧明师傅和我,自巴州转长江买舟东下,在汉口转汉水北上到达赊旗镇,然后买车北上洛阳。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章继续阅读!若浏览器显示没有新章节了,请尝试点击右上角↗️或右下角↘️的菜单,退出阅读模式即可,谢谢!

如遇章节错误,请点击报错(无需登陆)

新书推荐

桑枝夏徐璈 豪门小可怜?不,是你祖宗 我的美少女大人 首席的101次追爱 疯批:影帝!女主她不是正常人畅销书籍 为你挖肾试药,我成绝世强龙你跪什么? 成为领主的我被迫种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