异族小说

独霸西戎二 (第2/2页)

天才一秒记住【异族小说】地址:www.1uzu.com

晋人则以先轸之子——“先且居”为大将、赵衰为副,率三军中的一军迎秦兵于境上。鉴于兵少,先且居就不给部署以犹豫胆怯的机会,采取主动出击战术,硬碰硬地迎击秦军。其部下“狼覃”是一员猛将,率少量士卒猛轰秦军,直至战死于阵前。(狼覃以前不受先轸赏识重用,满肚子都是意见,所以此次临阵死战,以证明自己的骁勇。他有情绪却不作乱,用勇武捍卫自己的名誉,被《左传》称为君子)。当时战场范围不大,晋国人全看见狼覃之蹀血了,大受激励,一拥而上,秦师不能敌,大败而归,把甲械好东西丢给了晋人。

晋国人把这次狼狈而逃的秦军戏称为“拜赐之师”,嘲讽孟明在船上那句“若从君惠而免之,三年将拜君赐!”的吹牛。接着,元帅先且居又汇同宋、陈、郑三国之师攻入秦境,取其江、彭二邑而还。至此,晋襄公从崤战起前后三败秦师,实现了晋国神汉卜偃所预言的“一击三伤”。作为晋文公的儿子,晋襄公成功地推进了上一代霸业。

秦国“常败将军”孟明这回急眼了,散尽家财,抚恤阵亡将士家属,每日操练军队,以忠义砥砺秦人。所谓哀兵必胜,第三年头上,年迈的秦穆公亲自带着孟明讨伐晋国——老骥伏枥、志在千里啦。渡过黄河以后,他们焚毁全部渡船(像项羽那样不留归路了),誓死克敌。秦军逐次跃进突击,攻破山西西部闻喜地区要塞。晋军避敌锋芒,不敢贸然出战,向中央政府请示。晋国元老赵衰说:“秦军连连失败,如今愤怒已极,倾国兵马来犯,锐气不可阻挡,不如回避,使其稍许得志,平息两国之争。”赵衰又念了几句诗来加强自己的论点。先且居也主张和为贵,避免陷入南西两线作战的境地(南对楚、西对秦)。狐偃则四五年没有发表意见了,这个智多星,估计他老人家得了老年痴呆症,或者已经死了。

既然大家观点一致,晋襄公遂命令晋军向主要关隘收缩,封闭秦军进攻空间,避而不战。这就是所谓坚壁清野吧。秦人转了一圈,看看没人跟他打架,突然想起了从前的崤山了。于是跑到黄河大拐弯以外的崤山,在当年的谷底战场为死难将士收殓白骨,堆土立标,宰牛杀马,举行祭奠仪式。秦穆公素服,亲自祭奠,将士无不落泪,三军哀恸,鸟兽为之凄恻。为了反省自己当年的错误,秦穆公再次面对大军公开检讨,这便是载于《尚书》中的最后一篇《秦誓》,深刻批判自己待士标准不一。秦穆公班师途中,还有一定的攻击后劲,便又去攻打晋占领区,收复了去冬被晋军抢占的江、彭二邑。随后打道回府,准备来年慢慢再斗。

秦晋之间就是这样反复攻杀,星雨相见,这一对长期以来互相嫁闺女的“之好”的国家,实在是没法再好下去了。

记得小说《围城》中提到,方鸿渐的爹,跟亲家翁不和,互相看不上眼,关系冷恶。方老爷子遂在日记中总结如下,很有意思:“夫春秋之时,秦晋二国,世缔婚姻,而世寻干戈。亲家相恶,于今为烈,号曰‘秦晋’,变固宜也。”

老头子意思是:“男女亲家之间,虽然美其名曰‘秦晋之好’,其实没少打架,这倒跟秦晋两个亲家国之间的实际情形差不多啊。把现代亲家之间的冷恶关系叫做‘秦晋之好’真合适呢。’

方老头子写完,对自己的创见得意非凡,只可惜不能送给家翁亲自鉴赏。呵呵。

如遇章节错误,请点击报错(无需登陆)

新书推荐

明日未临 武侠卧底,从满级神功开始无敌 抱错文里的万人迷养子 稳定发疯[星际] 长短经 隔壁家的小白莲(女尊) 东山月皎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