异族小说

第9章 姜小沫开逛下 (第2/4页)

天才一秒记住【异族小说】地址:www.1uzu.com

秉合鱼锅伙的一众人等岂肯干休,只等大寨主一声令下,就要追上去豁命。执事紧着劝姜小沫,过了正午就不能入土为安了,眼下得先办正事。姜小沫只得强压心头火,把油脂麻花的丁大头搭到路边,架起棚子遮挡三光,又命人去冥衣铺买了一身袍套靴帽给换上,再次装殓入棺,抬到坟地草草埋了。事后派人到处搜寻那天闹丧的混混儿,逮着一个算一个,抓到锅伙之中,哪只爪子泼的油,就把哪只爪子摁在油锅里炸透了!

这一通折腾下来,且不说担惊受气,单是大小节骨眼儿上花的钱,那都扯了去了!秉合鱼锅伙不仅揭不开锅了,还借了一屁股两肋的外债。别人担心没钱手短,姜小沫可不怕,拿他那对夜猫子眼一看,锅伙地下便有个银窖,估摸是以前那位大寨主埋下的。等到深更半夜,他将傻哥哥叫起来,拎着镐头、铁锨来到后院,在一棵老槐树底下找准了位置,姜小沫抡镐刨坑,傻哥哥腿脚不便,坐在地上铲土。足足刨了七八尺深,姜小沫抡圆了镐头往下砸,只听“当”的一声响,震得他虎口发麻,镐头险些脱手。弯腰扒开胶泥,见得一块方石板,用力掀开,下面摆着一个装满了银元宝的木头箱子,跟八月十五的河螃蟹赛的——顶盖肥儿!

姜小沫挖出一箱窖银,解了秉合鱼锅伙的燃眉之急,众混混儿对他愈加敬服。可他自己心里不是滋味儿,舍出一身肉换来的这个名号,别人当面尊称一声“九伯”,背地里谁不骂他臭狗食?官府更是将此辈归为匪类,以“锅匪”呼之。俗话说“瓦罐不离井口破,大将难免阵前亡”,有多少刚开逛的愣头青,都憋着弄死个成了名的大混混儿扬名立万儿,出来进去的明枪暗箭防不胜防,纵然落个善终,死后也保不齐跟丁大头一样不得安生。锅伙一众兄弟如今有了饭门,青龙帮顾三爷的恩德也已报答,秉合鱼锅伙岂是久留之地?

转眼间冬去春来万物复苏,又到了开海的时节。河面上大小船只首尾相连,陈家沟子鱼市成交两旺,一片繁忙,大街上恢复了往昔的喧哗。姜小沫混迹尘埃,待时而动,眼下他也坐不住了,因为他身上的鳖宝必须拿天灵地宝养着,否则撑不了一年半载。他掏出褡裢中的《宝谱》反复查看,九河下梢不愧是鱼龙变化之地,眼下便有一件天灵地宝,合该着显宝。

天灵地宝不可能摆在明地上等着你拿。那天下午,姜小沫突然说要出门,带上憋宝的烟袋锅子和褡裢在头前引路,傻哥哥在后边跟着他。前一阵子,姜小沫掏了大把银子,托薛神医诊治傻哥哥的残腿,治了三个多月,傻子的腿虽然还瘸着,却不必再架拐了。两个人招摇过市,径直来到陈家沟子鱼市的“万记海货店”。看招牌也知道,海货店老板姓万,三十多岁,中等个儿头,黑瘦的一张长脸,一对小眯缝眼,不笑不说话,见到秉合鱼锅伙的头把,赶紧迎出来,点头哈腰地打招呼:“哎哟九伯,哪阵香风把您吹来了?快往里面请!”

姜小沫不动声色,带傻哥哥走进海货店,转着夜猫子眼四下踅摸,靠墙码着几十个大麻袋,装满晾干了的杂鱼、虾皮,一股腥咸味儿直往鼻子里钻,看着货不少,却值不了多少钱。姜小沫看了几眼,心里头有数了。万老板搬过来一条长板凳,擦抹干净了,又忙着给姜小沫和傻哥哥沏茶倒水:“九伯、傻伯,我店里地方小,您二位将就坐。”姜小沫抽着烟袋锅子对万老板说:“无事不登三宝殿,我得跟您借一件东西。”万老板赔着笑说:“什么借不借的,您要用什么,找人捎个口信,我给您送过去不就得了,还值当您亲自跑一趟?”姜小沫说:“那我不跟您客气了,我要借万记海货店的鱼秤使几天。”万老板一愣,陈家沟子那么多海货店,怎么单借我万记的秤呢?没了秤我还怎么做买卖呢?不过秉合鱼锅伙的大寨主开了口,他也不敢多问,嘴上应承着,转身去拿鱼秤。姜小沫叫住万老板,拿烟袋锅子往墙角一指:“别忙,我借的是那杆旧秤。”

万老板更纳闷儿了,墙角是立着一杆旧秤,硬杂木的秤杆子,两端铜皮包焊,刻着十三颗星花,头上吊着个生了锈的大铁钩子,足有半斤重,秤砣、秤盘子一概没有,早已用不得了。他给姜小沫作了个揖:“实话跟您说,做官的靠印把子,做买卖的靠秤杆子,此秤虽不堪用,却是从我太爷爷那辈传下来的,开买卖铺户得有幌子不是?万记老秤正是咱家海货店的招牌,没了招牌我的买卖还怎么做……”姜小沫不等他说完,直接递过去二百两银票:“这个您拿着。”万老板眼睛一亮,他的店小本经营,二百两银子够他卖多少海货的!当时搓了搓手,却不敢接银票:“九伯,小店全凭锅伙兄弟们照应着,咱这天天打头碰脸的,我哪能收您的钱?”

姜小沫瞧出了万老板的心思,无非是担心收了银票,锅伙混混儿们会来捯后账,搅黄了海货店的买卖,转着夜猫子眼嘿嘿一笑:“您的意思我懂,君子不夺人之所好,我可不是跟您论价,非要买您的万记老秤。我只借用三天,一天也不多借,三天之后原样奉还,银票您也收着,权当我跟您交个朋友,您看行不行?”万老板毕竟是个买卖人,不会什么也会算账——一杆用不上的破秤,借出去三天,就给二百两银子,那不跟白给的一样吗?姜小沫是有头有脸的人物字号,身为秉合鱼锅伙头把,在陈家沟子鱼市上向来说一不二,吐一口唾沫砸一个坑,既然他说了三天归还,定然不会赖着不给,该不是九伯他老人家可怜我这个小买卖人?思前想后琢磨不透,但是无论如何不敢驳了九伯的面子,真让他空着手出门,那以后我的买卖还干不干了?万老板一头雾水,老老实实拿了鱼秤,恭恭敬敬交到姜小沫手中。

姜小沫拎着万记老秤出来,回去的路上,卸下秤钩子揣入褡裢,又顺手买下两捆粗麻绳,找船把式雇了一艘小船。转天一大早,不知他从什么地方牵来一头黑驴,吩咐傻哥哥拿上粗麻绳,从锅伙出来,小船已经在河边候着了。二人一驴上了船,姜小沫吩咐一声,船把式摇起双桨劈波斩浪往前划。九河下梢水路通畅,他们又是顺水行船,百十里地的路程,没过晌午就到了海下。姜小沫掏出二两银子,让船家自己去找吃喝,晚上挨一宿,天亮前在原地等着,到时再给他十两银子。船家收了银子,连连作揖道谢,秉合鱼锅伙大寨主用了自己的船,不给钱那都是往脸上贴金!

所谓“海下”,泛指天津城以东的近海之地。早年间渤海湾岸边有十二个高台坨子,渔民们在坨子上安家落户,俗称“海下十二堡”,鱼虾蟹贝格外鲜美,又是河海交汇处,吃咸有咸,吃淡有淡。当地人对海货的吃法也是五花八门,宁可亏钱不能亏嘴,比如“八大馇”——馇鱼、馇虾、馇蚶子、馇海螺、馇麻线儿、馇蚂餮、馇墨斗儿、馇八带。怎么馇的呢?捞上来的海货,不挤鱼肚子不刮鳞,宁可扔车扔牛,鱼头也不能扔,加上腌芥菜疙瘩的老卤,铁锅大灶,底下添柴续火,武火断生,文火㸆烂,出了锅骨酥肉紧、咸鲜入味,配上“麻蚶白菜馅的包子、韭菜扇贝馅的蒸饺”,还嫌不解馋怎么办呢?可以再来一个“涮海锅”,每到开海的季节,在离海边不远的一条老街上,从头到尾排满了食棚、饭铺,当街空地垒土灶,支起头号的大铁锅,放入葱、姜、花椒等各种去腥的作料,加上海盐煮得沸汤翻滚,咕嘟咕嘟冒泡。诸般海货论铁锹吆喝,吃主儿多是附近镇子上的住户,也有从天津城专程赶过来尝鲜的,不论认识不认识,都围坐在一口大锅前,各自拿笊篱兜着活鱼活虾伸到锅里,烫个半生不熟,捞起来蘸着作料吃,滋味鲜美、价格便宜,脚底下满地的蟹壳虾皮儿鱼骨头,养得这地方的野猫都比别处的肥三圈儿。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章继续阅读!若浏览器显示没有新章节了,请尝试点击右上角↗️或右下角↘️的菜单,退出阅读模式即可,谢谢!

如遇章节错误,请点击报错(无需登陆)

新书推荐

明日未临 武侠卧底,从满级神功开始无敌 抱错文里的万人迷养子 稳定发疯[星际] 长短经 隔壁家的小白莲(女尊) 东山月皎皎